2016-06-30 10:50:47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
“问题连续体”是美国亚丽桑那大学的梅克(J.Maker)教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设的。此体系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构建了五个层次的教学结构,揭示了五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情境对于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问题类型一,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解水平。
问题类型二,属理解层次,达到对事实的理解水平。
问题类型三,属综合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
问题类型四,属运用层次,达到对概念、原理的运用水平。
问题类型五,属探究层次,达到自主探究及创新水平。
上述五类问题可以归纳为封闭性问题(相当于第一、二类问题)、半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三类问题)、全开放性问题(相当于第四、五类问题)。
以“硫酸”一节为例。运用“问题连续体”进行教学设计如下:
1.第一类问题:感知层次
实验1: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试剂瓶相同、酸体积相同),说出鉴别方法,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第二类问题:理解层次
实验2:量取2mL浓硫酸并稀释成稀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3.第三类问题:综合层次
浓硫酸和稀硫酸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均有很大的不同,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4.第四类问题:运用层次
5.第五类问题:探究层次
24、(1)请补充上述材料中第四类问题和第五类问题各一个。
(2)第五类问题为开放性问题,请说明此类问题的教学价值。
(3)另外挑选高中化学内容设计出符合“问题连续体”的一组问题(至少五个)。
五、教学设计题
【材料】
阅读材料,针对“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体系:
《化学1》(必修)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 该版本教材《化学1》(必修)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部分内容
材料四 学校条件和学生发展符合一般要求。
25、(1)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
(4)设计教学板书。
注: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