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16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试题

2016-06-30 10:50:47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B.通过典型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变化规律

C.通过详细讲述实验和教师演示取代学生实验

D.利用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8、下列教学评价活动中,符合当前教学评价发展趋势的是( )。

A.通过反复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强化

B.每次考试后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依据排名进行奖惩

C.每单元新课学完后用往年相关高考题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D.建立学生问题档案,并作为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

19、按照一定的标准,可把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属于陈述性知识

B.物质的合成、分离和提纯属于程序性知识

C.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D.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属于策略性知识

20、同一班上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聆听同一教室的声音,但他们的学习方式及认识水平并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的调控要有层次性,以便使全班学生均能受益。这里说的调控主要是( )。

A.教学语言的调控

B.教学目标的调控

C.课堂环境的调控

D.教学时间的调控

二、简答题

【材料】

新课程改革以来,针对原有化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中学化学的教学要由“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为本”的教学。

化学基本观念是个体在系统学习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具有超越知识的持久价值和广泛的迁移作用。在学校教学中,化学基本观念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反思概括,例如元素观;二是来自学生对化学探究过程、学习方法的反思,例如分类观;三是来自学生对化学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认识与反思。

21、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1)在中学学段,学生应该形成哪些化学基本观念(至少写出三种,已给的两种除外)?

2)简述“分类观”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分类观。

2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中有这样的表述:

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试举例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三、诊断题

【材料】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在100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0.4mol/L,硫酸的浓度为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铜片,微热使其充分反应,最终溶液中Cu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A.0.15mol/L B. 0.225mol/L C. 0.3mol/L D. 0.6mol/L

【考试结果】有54.6%的学生错选答案A。

23、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讲评本题时,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2)试对学生错选答案A的原因进行诊断和分析。

附件下载
2016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