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公招

2016年5月14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试题

2016-12-11 17:00:00 | 来源:

26、高考填报志愿时,小张既想报考经济金融类专业又想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小张的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7、北宋的方仲永幼年时聪慧异常,成年后泯然众生。根据心理学家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方仲永幼年时流体智力水平高,成年后晶体智力水平一般

B、方仲永幼年时晶体智力水平高,成年后流体智力水平一般

C、方仲永的流体智力水平与晶体智力水平一直呈上升状态

D、方仲永的流体智力水平与晶体智力水平一直呈下降状态

28、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强、平衡、不灵活,其对应气质类型应为(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9、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教师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

A、最近发展区

B、现实发展区

C、未来发展区

D、差异发展区

30、中学生小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的人格发展正处于(  )阶段。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2、张老师喜欢搞突然袭击,经常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测验,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习原则中的(  )。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交替律

33、班主任王老师规定早操迟到的学生一律在教室外罚站,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小涛出操的行为主要是通过(  )获得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34、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内生的,而不是教师给予的,即教师不是产妇,不孕育知识,教师是产婆,可帮助学习者把内生的知识引导出来,能够契合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的教学理论是(  )。

A、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B、程序教学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3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精细加工策略

B、模式再认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36、在学习了微生物的内容后,学生对先前学习的动物、植物概念有了进一步理解,这属于学习的(  )。

A、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37、中学生小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小李的这种社会知觉现象属于(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38、一些学生常在经过艰苦复习通过考试后立即忘掉了所学内容,这是因为,他们想尽快摆脱伴随这些内容的令人不快的情绪。这种遗忘是(  )。

A、消退性遗忘

B、干扰性遗忘

C、抑制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39、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是(  )。

A、熟悉教材

B、了解学生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40、“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远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近景性外部动机

41、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标志是(  )。

A、裴斯泰洛奇首创小学各科教学法

B、赫尔巴特提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C、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

D、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

42、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提供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实习作业法

B、问题教学法

C、情景教学法

D、现场教学法

43、语言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应为(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4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45、以下关于备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备课应做到预设与生成的高度统一

B、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C、教师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D、教师备课要做好“三计划”,即写好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46、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是(  )。

A、指导教学

B、程序教学

C、探究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47、一节好课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科学正确

C、教学方法灵活适用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48、“不陵节而施”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暴力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9、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国务院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层级。

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六

50、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  )。

A、违法行为

B、行为人有过错

C、有损害事实

D、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附件下载
2016年5月14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试题.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