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21: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材料4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两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立法进程明显提速,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颁布实施40余部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网络安全。
与此同时,从2014年开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打击伪基站、铲除网上暴恐音视频、移动即时通信工具治理等20多项专项行动,出台了“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规章制度,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是网上不良信息的大幅减少,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违法、不良内容得到有效遏制;带来的是广大网民更加自觉地尊法守法,自觉做有高度安全意识、有文明网络素养、有守法行为习惯、有必备防护技能的“中国好网民”。
材料5
近日,“拆围墙”成为议论热点。围绕这一话题的过度讨论,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断章取义,不利于对政策精神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意见》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是“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纵观全文,《意见》从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建筑水平、推进节能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营造城市宜居环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不仅如此,《意见》还对棚改安居、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污水大气治理等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
由此可见,《意见》是对城市规划建设通盘考虑的一个整体规划,各项措施任务之间彼此关联统一。如果用孤立的眼光,只盯着某一点,必然会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就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规划的内涵精神。
这种“一叶障目”看政策的现象也非偶然。在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发布后,舆论焦点几乎全放在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上,而对于“十三五”规划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关注明显不够。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受众的关注点是和媒体的信息内容释放密切关联的。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就需要媒体工作者认真思考,那就是:怎样全面客观地报道重要的决策部署?怎样让普通受众了解到政策全貌进而能够全面地理解其精神内涵?
由此,媒体要学习如何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政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深刻阐述要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央决策精神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媒体开展政策宣传报道的正确方向。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对于党的重要决策部署的宣传报道更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要吃透政策精神,找好切入点,多角度多层面地予以呈现,做到全面客观、释疑解惑。
材料6
在论述宣传思想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有“阵地意识”。他提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而当前,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是因为,网络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要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战国时期《尹文子·大道上》里“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这句古语,也是告诫宣传思想工作者,在网上舆论工作中,不能用不灵的老办法、低效的旧办法,而是要开创新的手段,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深入分析网上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寻找与过去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共通之处与差异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又强调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舆论工作能力水平。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材料7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等文章广泛流传,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然而,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记者就事件真相采访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
问:这些文章的真相是什么?
发言人:近日,“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我办密切关注此事的网上舆情发展,并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查工作。经查,这是一则假消息,发帖者“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民“风的世界伊不懂”,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此事的缘起是出于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有关调查结果,江西有关部门已经公布。
2月14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文中父亲濒死时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然而,新华社记者深人事件发生地调查,发现“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文中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图。当网民质疑其真实性时,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
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媒体及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的参与转发和报道,对舆情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有责任感的网民通过理性分析,指出文中的疑点,在线上线下核实印证后,事实真相逐渐明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网民能够理性发声,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