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03:30:00 | 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
2014年辽宁阜新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 )。
A.教育事实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价值
2、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 )。
A.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B.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C.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D.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
B.未满16周岁的公民
C.未满14周岁的公民
D.未满20周岁的公民
4、解答问题时,小明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他的认知方式为( )。
A.整体性
B.系列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5、运动训练的学生,在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会感到成绩停滞不前,这是技能学习中的( )。
A.高原现象
B.生理极限
C.冲击阶段
D.蓄势待发现象
6、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思维方向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 )。
A.流畅性特征
B.灵活性特征
C.独特性特征
D.矛盾性特征
7、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代表了(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8、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程度与包容水平高于新知识的组织者,这个叫作( )。
A.比较性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程度性组织者
D.直观性组织者
9、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还决定着( )。
A.教育年龄
B.教育目的
C.教育年限
D.教育环境
10、教育可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帮助人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观、气质与性格等,这说明教育可促进个体的( )。
A.社会化
B.个性化
C.生存适应
D.生活享用
11、如果认为抑制是一种迁移现象,那么前摄抑制属于( )。
A.逆向负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2、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3、下列属于非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的是( )。
A.宪法
B.规章
C.道德准则
D.条约
14、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15、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
A.后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他律水平
D.自律水平
16、贯彻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7、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警,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18、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表现为( )。
A.放任自流
B.教师权威
C.民主平等
D.学生自治
19、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
A.直观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提示技能
D.批评技能
20、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7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