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0 00:00:00 | 来源: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TSE}题。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
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苑囿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麋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
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
荒谬的解药有二:第一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什么时候该用前者,什么时候该用后者,要看施者的心情和受者的悟性。心情好,婉说;心情坏,直说。对聪明人婉说,对笨人只有直说。用幽默感来评人的等级,有三等。第一等有幽默的天赋,能在荒谬里觑见幽默。第二等虽不能创造幽默,却多少能领略别人的幽默。第三等连领略也无能力。第一等是先知先觉,第二等是后知后觉,第三等是不知不觉。如果幽默感是磁性,第一等便是吸铁石,第二等是铁,第三等便是一块木头了。这么看来,秦始皇还勉强可以归入第二等,至少他领略了优旃的幽默感。
虚妄往往是一种膨胀作用,相当于螳臂当车,蛇欲吞象。幽默则是一种反膨胀作用,好像一帖泻药.把一个胖子泻成一个瘦子那样。可是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幽默,可以说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生趣洋溢时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好像行云流水,不能做假,也不能苦心经营,事先筹备。诙谐天成的心灵,自然左右逢源,取用不尽。幽默最忌的便是公式化,譬如说到丈夫便怕太太,说到教授便缺乏常识,提起官吏,就一定要刮地皮。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级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说中那些人物一样,全是欠缺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产品。
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幽默也是一种天才,说幽默的人灵光一闪,绣口一开,听幽默的人反应也要敏捷,才能接个正着。这种场合,听者的悟性接近禅的“顿悟”;高度的幽默里面,应该隐隐含有禅机一类的东西。如果说者语妙天下,听者一脸茫然,竞要说者加以解释或者再说一遍。岂不是天下最扫兴的事情?所以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世界上有两种话必须一听就懂,因为它们不堪重复:第一是幽默的话,第二是恭维的话。
{TS}给文中画横线的字注音。(4分)
①苑囿()()
②觑见()()
③不堪()()
2、解释文章中画横线线的词语。(4分)
①讽喻
②左右逢源
3、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4分)
①坦白指摘
②尖酸刻薄
③灵光一闪
④取用不尽
4、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效果。(2分)
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二、文言文阅读题
5、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回答{TSE}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龙山雪
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芥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TS}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妙绝。妙极
B、拥毳衣炉火 拥:穿着,围裹
C、晚霁,余登龙山 霁:雨雪后天晴
D、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敌:对抗
6、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天与云与山与水 ②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拖冰凌而归
C、①李岕生吹洞箫和之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①莫说相公痴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7、张岱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史学家,擅长散文创作,这两篇散文都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2分)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指出其文言文句式特点。(6分)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②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9、张岱明明有舟子陪同,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否矛盾,说说理由。(2分)
10、《龙山雪》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2分)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