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区公务员

2018年公安院校联考《申论》试题

2018-12-27 01: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018年公安院校联考《申论》

 

一、注意事项

一、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开始答题。

三、请在题本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四、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五、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丁林每到周末,只要有时间,他总会带着妻子、女儿到父母家吃顿饭。每次父母都忙得乐滋滋的,最喜爱听丁林和妻子、女儿报告一周状况,尤其小女儿是全家聚会的“大活宝”,其乐融融。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后,每次回家聚餐,他们一家三口就开始围着手机转。“我先发个微信,看看朋友圈的重视度”“我玩会手机游戏,等会就吃饭”,就连女儿也开始闹着要玩手机。几回下来,父母脸色都变了,“若是再玩手机,还不如出去吃饭,下次你们也别来了!”父亲生气地说。

上述场景已非鲜见,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一家人围着吃饭,你玩你的手机,我玩我的手机,一言不发。   

近日有媒体就“聚会大家都在玩手机,你怎么看”话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4.5%的人表示对此现象无法忍受,认为“聚会是大家面对面的社交场合,每个人都玩手机和发微信,和在家里对着虚拟世界没什么两样”。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又不自觉地充当着“手机党” 一一“当周围的人都在玩手机,我还能干什么呢?”随时随地上网,虽然方便获取各种信息,但似乎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反而让人更加疏远。在一项研究中,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们在谈话时,仅仅是出现手机,就足以对人际亲近程度、关系和谈话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我和我女朋友以前有说不完的话,自从她换了智能手机后,我们约会时中间多了个‘第三者’,她总对着手机微笑,把我晾在一边。”热恋中的小王打趣道。   

人们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的人际宽度是150人。也就是说,人们的精力可以处理150人左右的人际关系,这会让人感觉心情轻松愉快,而不至于“人际过载”。然而现今,人们已习惯于见面就互相交换微信等社交账号,在朋友圈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过载的尴尬。因为虚拟社交圈的人数过多过杂,人际关系的复杂度也在急剧扩大,交际心理也发生变化,开始变得小心谨慎,不敢说真话甚至不敢发朋友圈,原本基于交际而使用的网络互动软件,反而成为画地为牢的工具。

有人开始呼吁,不要让玩得发烫的手机,占据了太多你抬头张口的时间,哪怕是一个微笑的瞬间。

“我刷的不是微信朋友圈,而是自我存在感,别了,朋友圈;别了,被绑架的时间。”

在发布最后一条“朋友圈”后,90 后男孩关闭了崩友圈功能。

“信息疲劳”后,一些人开始选择逃离,甚至为摆脱这种“上网症状”,避开手机跑到乡野待上一周,结果发现没有手机的日子反而让人舒心,因为当目光转向自然、转向周围人群的时候,心灵反而得到了更多满足。

材料2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信息学教授洛里亚·马克带着她的研究生在两个美国的科技公司对那里的员工做了一千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 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而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早先的任务上则需要 25 分钟之久,这些数字让人困惑。如此一来,人们如何能把工作做完呢? 英国随笔作家比科·伊耶更是由此引申说:“这意味着我们永远追不上生活。”

在手机、电子邮件发明之前,发一封邮件的成本显然比现在的电邮高,人们不会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回复邮件。现在完全不同,以至于一名神经科学家 10 岁的儿子在被人问他爸爸做什么工作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他的工作是回复电子邮件。”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屏幕解锁应用程序对15万手机用户的检测统计数据称,普通用户平均每天查看手机大约110 次,据测算这相当于高峰时段每6秒或者7秒钟就看一次。人们已经习惯过不了一会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手机屏幕按亮看一下,甚至会中断谈话去查看往来消息。各种手持设备让人们随时随地在回复应答,而重度使用者甚至连睡觉都跟移动通讯工具在一起。

加拿大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总结说 : “我看不看这个信息?我是否要回复一下?我是继续手上的工作,还是先做另外那件事?虽然都是一些小的决定,但它们也在消耗人脑的能量,加重大脑负担,带来困惑。”

类似情况正在发生且似乎有加重的趋势。例如微信,早前订阅十来个订阅号的时候,每日一条推送的体验显然是愉快的。但是,身处信息时代的人们,害怕错过“重要信息”己成习惯,而“贪多”又是人类最难克服的。特别是面对免费的诱惑时,普通大众更加难以抵挡。于是,订阅号越来越多,几十甚至上百个也并不少见,“过载”的日益严重,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新的信息推送弹出,然后条件反射式地去应对,无休无止。又无法及时处理时,哪怕不是使用者,心理的焦灼感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

研究者认为,人们着迷于微信、微博,有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去查看最新消息,这可能与人脑中的多巴胺有关。有了互联网,由多巴胺带来的欲望能够快速得到满足。比如想要跟朋友说话,那就立即发一条信息给他,在半分钟之后得到回复,然后你就想要继续回复,这形

成一种“想要”和“满足”的循环。每一次满足都带来更多的欲望。

欲望越大往往困惑越多,比科·伊耶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就很不满意,“我越来越像是急诊室医生,永远处在待命状态,需要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又在杂乱的桌面上找不到处方。”

材料3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三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64%,其中日均手机阅读时长更是首次超过了1小时。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持续快速发展,移动阅读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手持书本,报刊阅读可能会越来越少。

这是阅读的革命。在赞叹信息技术进步给人们带来便利时,也有人对此表示忧虑,智能终端阅读的一大特性是碎片化阅读。“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移动设备增值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读者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南加州大学访问研究员詹姆斯·肖特说,在此“中断式阅读”情境中读者获取的往往是碎片化信息,这类信息通常具备如下特征: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往往不够严谨、全面。简而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碎片化信息主要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大多缺少跟其他信息的 “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信息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导致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花了成倍的时间精力,或许什么都没有得到。

长此以往,极可能是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的网络。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一书中就曾指出,互联网阅读不仅代替不了读书,相反,它还把我们的大脑变得浅薄。

“理性思维,需要通过纸质媒介而不是电子媒介来培育。”中山大学教授张某解释,与纸质媒介相比,电子媒介是更多娱乐化、快餐式的消费。在阅读报纸与图书时,边想边看,边获取边琢磨,更容易对问题产生整体性与历史性的思考。

在不少人看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碎片化阅读不算“阅读”,只能算是“浏览”,他们担忧这样的阅读方式会产生因为快和不深入理解所造成的认知歧义——如果人们总是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阅读,满足于精神食粮的快餐化,却忽略深度思考的锻炼和心智的培育,则是一种悲哀。

材料4

信息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 (简称 “Q 报告”) 显示,人们自认为比过去更加“消息灵通”,但海量庞杂的信息又使人感觉“无所适从”甚至“不堪重负”。报告提到,每天数以亿计的网络信息被产生,被分享、被接收。其中只有20%的搜索结果可靠而有用,94% 的人感觉信息过载。据悉,一名网络用户平均每天接收如下信息:54000 个单词,长度相当于一部小说,443 分钟的视频,相当于4部好莱坞大片。“当你沉溺于碎片化信息的时候,别人或许已经看完一本有趣的小说、一部精彩的电影,为一场紧张的球赛呐喊或者叹息。”

报告分析说,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信息贫瘠的状态,谁拥有更多信息,就意味着谁拥有更多的资源、控制力和安全感。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流动速度加快,受众的安全性和确定性也快速提升。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短短十几年人类就从信息匮乏期进入过载期。当信息量太大,我们不知道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漏掉了什么,整个人类又一次进入了因为信息量太大而导致的不安全状态,这种整体性的不安全感对社会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

附件下载
2018年公安院校联考《申论》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