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09:00:00 | 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
材料4:
汪女士在淘宝开网店,专门卖羊毛衫。2013年11月13日下午,有人发来一条信息,对方说:“我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发了几件衣服好漂亮哦,不知道你的店里有没有?有的话我全部拍下来。款式图片在这个二维码里,麻烦你扫一下,看有没有你家的宝贝。”汪女士也没多想,就用手机扫了一下。但点开链接后,手机网页一直没有显示出来,汪女士产生怀疑,立马用电脑查看支付宝账户,发现密码已被修改了,支付宝及其绑定银行卡中的5000多元被转走,余额宝以及阿里信用贷款中的几万块钱也都被转走了。汪女士迅速冻结了账号,并前往派出所报案。谁知,在做笔录期间,对方又转走了12多万元的信用贷款。民警介绍,犯罪分子通过一个云端软件,不仅获取了汪女士的手机号码、密码等信息,而且也能截取淘宝平台上发来的信息,如验证码等。在汪女士冻结账户之后,骗子通过拦截淘宝网发来的验证码信息来解冻,并快速转钱。
余某是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利用个人邮箱发送了一封公务电子邮件。这封邮件中包含了单位员工的工资卡卡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2014年3月,李某在某商业银行网上商城的论坛内看到一个名为jack33的用户名(正是余某),尝试用该用户名的后六位数作为登录密码成功进入该账户,发现两个电子邮箱,这两个邮箱都属于余某,且登录密码都是845555。李某成功进入余某的邮箱后,获得了近300条某商业银行相关人员的银行卡卡号、持卡人名字、身份证信息,立即登录某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成功将7张银行卡内总计55634元转入自己的账户。
2014年3月4日晚,王先生乘飞机从香港回北京,刚落地开机便接收到银行短信提醒,称他的卡分两笔交易了8万余元。 “他立即找卡,发现卡还在身上,赶紧打银行客服电话了解,发现卡在澳门的大富珠宝公司被盗刷,赶紧挂失、报案。”谢清海说,王先生之前曾在香港一POS机上多次刷卡消费,将小票丢弃在垃圾箱里,警方怀疑卡片信息被盗,被人克隆复制,在异地刷卡消费。
2013年12月25日上午10时,某款手机在其官网上公开发售,开售仅一分钟就售罄,小李喜欢这款手机,在一家搜索网站上输入了该手机型号,排在首位的就是该手机的“限时限量,火爆预售”的推广链接,没有多加怀疑,小李随即点击进入。他用网银成功支付了798元后,却发现查询不到订单,他立即拨打了该手机公司的客服电话咨询,仍是查不到交易记录,而原先的购物网站页面却已经变成“该网页无法显示”,安全专家表示,诈骗分子往往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推广发送网站的链接,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
2014年3月17日,一位通过网络刚认识一周的“好友”小曾约张先生出去吃饭,他欣然答应。饭桌上,小曾和她的朋友使用各种招数将张先生灌醉,然后拉着他到某酒店包房打牌。被灌了太多酒的张先生头重脚轻地跟着去了。牌打到凌晨,张先生身上的4万元都输光了,还欠了小曾等人1万多元。由于对方催其还款,张先生只好打电话向朋友求助,朋友听到来龙去脉后觉得十分蹊跷,便报了警,辖区派出所民警接报后埋伏在酒店门口,将小曾等4人抓获,4名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材料5:
小朱是一名公司白领,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在地铁上她都会关注朋友圈,看朋友晒孩子、出游、美食等照片,不亦乐乎。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几乎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开会的时候偷着看手机,睡觉前不看手机睡不着,连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地刷屏。“只要关上手机就基本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在没有手机网络时,我觉得自己只是繁华社会中一个渺小的个体,一旦手机连接上网络,就有一种世界讯息尽在掌握的快感:从网上查找讯息、答疑解惑,到购物、找美食、订酒店……莫不让人感觉到这个‘一站式’服务平台所涵盖的无限能量。现在我离不开它了,没有手机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
小王周末下午回家,发现电梯因小区电路检修停了,他用10分钟爬上了18层他的家。进了家门纠结了:该干点啥呢,通常他回到家,用电脑和音响听音乐,或用电子书看书或报刊,或者用手机和网络聊天,这一停电就都没戏了,电子书没电了(在公交车上看书耗没了),手机还残留着最后的10%的电,但是欠了费还上不去网……他不知道能干点什么了。最后只有睡觉了。”
私家车车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在开车过程中看手机,有时候等红绿灯时间很长,就顺便刷刷屏,没有回复就觉得心情很不舒服,有些私家车车主对于“开车玩手机”纷纷表示,“已习惯了,就是管不住自己。前面没什么车,反正眼睛盯着呢,刷一下屏没事。”记者从交管部门得知,开车打电话、刷屏等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
石小姐由于工作的需要和外界联系频繁,手机便成为她形影不离的得力助手。前段时间,石小姐工作进行了调动,接入的电话骤然减少,一向对工作热情很高的石小姐开始感到十分焦虑,郁郁寡欢,时不时拿出手机来看是否有未接电话,还经常把别人的电话铃声当成是自己手机在响,不愿意关闭手机,频繁给手机充电,甚至莫名其妙地发火。心理咨询张老师认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让很多人出现健康问题,石小姐就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
2012年10月,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是坐在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而大四学生小曹也说,如今的同学聚会俨然成了“手机聚会”。坐下后不一会每个人都会掏出手机鼓捣着,有的时候,明明就坐在旁边,却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着信息进行交流;有的时候,在网络上聊得火热的同学,见面时却说不上几句话;有的时候想跟朋友多聊聊天,叙叙旧,可是他总是盯着手机,聊天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有网友调侃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马路上等场合那些低头看屏幕的人,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页、玩游戏、看视频、逛网店、看小说,等等,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由于低着头看屏幕是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低头族”由此而得名。目前“低头族”正在低龄化。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北京市妇联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也显示:4岁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任女士给5岁女儿买了一台平板电脑,现在女儿经常拿着它玩游戏,一坐几个小时不与父母交流说话。如果强行收走,女儿还会不高兴,甚至哭闹不止。“这样低头专注于屏幕,除了少儿的视力下降,可能诱发颈椎、睡眠等方面疾病外,其对儿童心智发育的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忧。”某儿童医院的院长说。
2013年10月23日《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为《科技战胜人类的噩梦》中提到“博客代替着论文,微博代替着博客,碎片代替着体系,掷地喷饭的段子代替了掷地有声的思想……信息数量与传播的速度代替着真实性、确切性、深刻性、独创性、严肃性……海量化的真伪莫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成为佐酒的谈资与搞笑搞恶的素材,却很少能体现高深伟大的学问智慧。加速的信息传播造成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急功近利、盲从起哄。”“超级的智能技术,使电脑或者手机牵着多数人的鼻子走,舒舒服服地弱化着一大批人的智力,而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猥琐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的噩梦缓缓逼近……”
三、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低头族”现象的看法。(25分)
要求: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
(二)假设你是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请针对“给定资料4”所反映的信息安全问题,撰写一份“警情提示”,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3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方法得当,切合主题;
(3)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4)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3”中提到:“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人与人、人与机构、市民和市政空间之间的关系,而在这所有关系之中,人总是位于中心地位。”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当前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