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08: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6、一些备受雾霾困扰的人们选择逃离,尤其是退休老人,那些环境宜居、生态良好的二三线城市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与此同时,也有少量年轻人选择移民海外。刚过30岁的大学教师李文就在今年初踏上了赴加拿大的移民之路。但不少市民和专家表示,逃离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雾霾,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是大道。
这段话的主题是:
A、雾霾的治理办法
B、面对雾霾的逃离
C、人们面对雾霾的不同态度
D、治理雾霾需要人们积极行动
27、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的内部,二氧化硅熔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八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A、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
B、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
C、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
D、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
28、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朱熹是从天道说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局限,知可为不可为,当为不当为,因为这种“知”,不仅产生自我意志行为的深刻变化,而且也形成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大转换。
这段文字意在:
A、从人道的角度诠释“知天命”
B、说明“知天命”即能够掌控自我意志
C、论证“知天命”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D、辨析不同流派对“知天命”的认识
29、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改革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过去不太尊重地方剧种,现在去尽力保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继续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能不能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再分到一个已经没有太多希望、两年也没有一个观众的剧团里面去?有没有可能让他们汲取一些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剧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为当代人所喜欢?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要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需要有所舍弃
B、一味的保护不利于改革和创新
C、没有观众的剧团应该汲取一些新鲜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
D、濒临灭绝的剧种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30、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能力的有机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创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B、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
C、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
D、中华民族要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
31、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也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时候,个人应该利用这一时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参加那些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给自己补课——补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素质。通常,在一次危机之后,会迎来一个经济繁荣时期。这个新的经济繁荣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大幅度提高。谁在劳动力市场低谷时期积攒了就业能力,谁在随后的繁荣时期就能抓住机遇。
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
B、劳动者不应对经济低迷时期的就业市场丧失信心
C、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
D、经济危机时期也可以是个人提升能力的好时机
32、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因此而生。学繁体字、穿唐装、开国学班……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如果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接下来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对“什么是文化”展开讨论
B、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C、对当前“复古风”进行解读和反思
D、分析“文化”缘何成为当下最热词之一
3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几年来,世界诸强对海洋的开发、争夺和控制的特点已初现端倪,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向深海进军。这一轮看不见的“深海暗战”虽似风平浪静,却暗藏杀机,并将对未来全球政治格局、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控制深海对打赢陆战、空战甚至太空战,也将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段文字重点介绍:
A、“深海暗战”的紧张程度
B、控制深海对未来局势的影响
C、“深海暗战”的重点与未来的走势
D、世界诸强为控制深海展开的较量
34、从遗传学角度来讲,应该说“基因决定”这一说法没有错,因为猪有猪的基因组,人有人的基因组,确实是什么样的基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性状、什么样的物种。完全否定基因决定论有失偏颇,这是遗传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遗传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基因型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决定了表型,这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到,温度可以使鸡蛋变成小鸡,但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基因是根据,是内因,温度和各种环境因子是条件,使它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谈基因时不能忘记环境。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一个还未成熟的苹果上贴一个“喜”字,等到收获时,可以看到这个苹果其他地方都是红颜色,而贴了字的地方是绿色的。苹果形成红色的色素是基因决定的,但这一变化要有一个反应过程,可能要经过一个绿颜色的阶段,经阳光照射后才成为红色。而那个贴了字的部位由于照不到阳光,尽管它有变成红颜色的基因,但这一基因却不起作用,所以成了绿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只有在它所要求的环境之中才能起到决定作用,才决定了人是人,猪是猪。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环境不仅仅是指外界的空气、阳光或者各种接触到的物理化学因子等,还有已经深入到细胞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小分子即“内环境”对基因的作用,如蛋白质的作用、其他无机离子的作用以及基因相互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单独一个基因可能决定不了什么,但如果在合适的环境下它就能决定某种东西。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了( )。
A、基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不可忽视内环境的作用
D、不可忽视环境的作用
35、为什么要提初等教育?正是多亏了这些学校,美国的早期技工才普遍能读会写,并精通算术,掌握一定的几何和三角知识,这种情况在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各州尤为常见。目光敏锐的外国观察家认为美国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得益于这种教育。正如1853年访美的一个英国访问团成员所报道的那样,“由于有了学校彻底训练过的头脑,美国孩子迅速地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
文章暗示早期美国技工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
A、从他们的数学知识中获益匪浅
B、显示了他们有严格的学校管理方式
C、产生于享有特权的家庭训练
D、基本上归因于发展
36、填入下文横线处的文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________,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37、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这段话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38、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是他摄于2014年11月的照片
B、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六合彩”
C、华联花园业主看不上多哈亚运会
D、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39、在心理层面上,中国人对自身的确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使生命受之于一个体细胞的“克隆”,可能使人们难以接受,并且失却对生命的神圣感。在技术层面上,有性繁殖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它所包含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基本上能够保证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条件;但是,“克隆人”在进化上的不确定性,是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而生存,人们还难以预料。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确切的是( )。
A、“克隆”技术面临的难关
B、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与“克隆人”技术的冲突
C、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主要区别
D、中国人难以接受“克隆人”技术的原因
40、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人们在使用资本这一概念时对它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又被称为现代资本概念。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 )。
A、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B、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
C、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D、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41、下面句子中,表达有歧义的一句是:
A、你为什么打他
B、小马一天只抽一盒香烟
C、真正的学者往往拥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D、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42、皇权是一种象征性的权威,是确保政府决策正常化和社会秩序稳定化的______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反,如果协调得当,皇权甚至会成为民主政治的______力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震慑 推动
B、威慑 保证
C、凝聚 支柱
D、保障 辅助
43、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候选人的条件上次已向大家征求过意见。这次开会,主持人______向大家宣读了人选名单。
②产品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______迫使他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③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民警马忠年勇斗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在后稷故里广为______。
A、径自 巨变 传颂
B、径直 剧变 传诵
C、径自 巨变 传诵
D、径直 剧变 传颂
44、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磁共振成像
B、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C、成像技术的新思路
D、磁共振现象
45、目前,世界各地存在着许多经济组织,它们一般是按地区结成,如“欧佩克”、“亚洲经济合作组织”、“欧盟”等。这些组织的各国比较能够协调一致,应付世界市场的变幻,如欧佩克,一直左右着石油价格的变化,维护着组织内各国的利益。
可见( )。
A、只有结盟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生存
B、世界市场变化无常,单个国家无法独力应付这种形势,而合作与联合是最佳发展方式
C、这些联合组织是世界不稳的因素
D、组织是被用来争霸用的
46、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发不义之财是绝对不行的。以下除哪些项外,基本表达了上述题干的思想?( )
Ⅰ.有些事情不是仅有钱就能办成的,比如抗洪抢险的将士冒生命危险坚守堤防,不是为了钱才去干的。
Ⅱ.有钱能使鬼推磨。世上没有用钱干不成的事。抗洪抢险的将士也是要发工资的。
Ⅲ.对许多事情来说,没有钱是很难办成的。有时候真是“一分钱急死男子汉”。
Ⅳ.“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多了还惹是生非。
Ⅴ.“君子好财,取之有道。”通过合法的手段赚得的钱记载着你的劳动,可以用来帮助你做其他的事情。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Ⅳ
47、中国足球上不去有很多原因,无论是青少年球员的选拔培养,还是职业联赛的打造,亦或是国家队的建队都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些不同层面的问题归结到根本就是: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聪明反被聪明误,糊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足球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有其朴素的发展规律,想把足球搞上去,就必须给足球松绑,把附加在足球之上的功利负担卸去,必须摒弃投机取巧之心,在青少年队和俱乐部队中都把球员的技术、意识作为建队之本,整体实力增强之后,国家队的水平水涨船高,为国争光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分析中国足球水平落后的原因
B、阐发足球运动本身固有的规律
C、揭示功利倾向对中国足球的危害
D、指出改变中国足球现状的途径
48、对于风水,有人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搬进大学课程还须谨慎些。为避免误人子弟,风水课还是叫停为好。毕竟,一旦引导不慎,很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也有人认为只要高校能切实地把“风水”当成一种传统文化来研究剔除夹杂其中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与方法对待它,开风水课未尝不可。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
A、风水课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B、应批判地继承“风水”这种传统文化
C、风水课是否应该进入大学课堂的两种观点
D、高校开风水课未尝不可
49、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便率而成文
B、金庸认为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人生不会太无聊,或者太痛苦。同时他告诫弟子:读书不能有立竿见影的功利心态
C、真正优秀的主持人,不在于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他应能使到场的嘉宾、观众从容自如,得意忘形
D、企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声誉,除了员工的协作之外,也是总裁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
50、直觉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反应,不经思考快速地自发产生,不受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但直觉往往具有欺骗性,经常给出错误答案。在中国农村推行计划生育的一大阻力是重男轻女的观念,有许多地方为此作了让步,实行“一胎半”政策——第一胎是男孩的不能再生,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这样的做法给人的直觉便是女孩越来越多,男孩越来越少。其实,由于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那么不管采用什么生育策略,都不会改变男女比例。这个结论违反了人的直觉,许多人无法接受,但事实确实如此。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
A、直觉往往靠不住
B、生育策略的理性选择
C、对“一胎半”政策的误读
D、崇尚理性,排斥直觉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