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2021年5月2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

2021-12-02 17: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76、桃木剑:琉璃瓶:工艺品

A、太极图:八卦阵:兵法

B、凤凰头:豹子尾:文章

C、蒲叶扇:楠木床:卧具

D、桂花糕:杏仁酥:食品

77、学科对于(    )相当于星座对于(    )。

A、专业 宇宙

B、数学 银河

C、知识 星空

D、积淀 光年

78、    )对于 制定计划 相当于 谱写华章 对于(    )。

A、摹画蓝图 创造辉煌

B、探索道路 勇攀高峰

C、集思广益 凝心聚力

D、披星戴月 栉风沐雨

79、黑暗对于(    )相当于(    )对于科学。

A、洞穴 书本

B、光明 经验

C、明灯 愚昧

D、视觉 知觉

80、如果用一个圆来表示词语所指称的对象的集合,那么以下哪项中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图(    )。

 

A、①话剧,②戏剧,③歌剧

B、①扬琴,②古琴,③古筝

C、①素描,②国画,③油画

D、①《西游记》,②小说,③名著

81、地球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宇宙射线的撞击,太阳活动和超新星爆发是宇宙射线的主要来源。当具有放射性的宇宙射线进入大气层,并轰击平流层和对流层时,它会与空气中的氮原子发生核反应,并形成碳-14同位素。由于地球上的树木可以吸收碳-14同位素,因此通过测定古树中碳-14同位素的变化,就能了解太阳活动和超新星爆发的情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

A、许多古树由于生存时间过长,树干已被侵蚀,其中并不存留碳-14

B、超新星中距离地球极为遥远的,其释放的射线难以在地球上留下痕迹

C、地球上只有兆分之一的碳是以碳-14的形式存在,检测古树中碳-14难度较大

D、南极冰芯中Be-10和Cl-36同位素的生成同样与宇宙射线有关,它们可以提供更多证据

82、多年来,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胡夫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但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工匠居住的村落及生活设施。这些遗迹表明,那里曾住过几千名工匠,食宿条件有充分保证。考古学家还在附近墓穴中发现了这些工匠的骸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金属手术器械和死者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考古学家认为,这表明金字塔是由埃及的自由民建造的,而非奴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古埃及的村落中居住了大量的自由民

B、在古埃及,奴隶死后不会在墓穴中安葬

C、古埃及自由民的数量足以建造胡夫金字塔

D、在这些村落遗迹中还发现了妇女和婴儿的骸骨

83、有研究人员认为,一万年前,猛犸象的灭绝与染色体异常和癌症有关。他们发现猛犸象颈椎上有一块平坦的圆形区域,这意味着其颈骨处曾连着一块小肋骨,这种罕见的异常情况表明猛犸象有其他骨骼问题,如果人出现颈肋骨畸形的情况,90%的发病者活不到成年——死因并不是颈肋骨本身,而是由此导致的其他发育问题,而这种情况通常和染色体异常及癌症有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A、种群数量减少导致了猛象染色体异常和癌症多发

B、仅在部分地区的猛犸象化石中发现颈肋骨畸形现象

C、染色体异常使得猛犸象无法抵御来自寄生虫的攻击

D、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癌症就是哺乳动物的多发疾病

84、世界各地的大学都面临着同样的趋势:图书馆纸质书籍使用量急剧下降,在耶鲁大学的一座图书馆,大学生的图书借阅量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64%。有人据此得出结论,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不爱阅读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便捷的电子文献而不是纸质书

B、据统计,在很多大学,教师的图书借阅量下降了近50%

C、学生更从以书籍阅读为中心的领域流向注重实验研究的领域

D、一些图书馆改变了室内空间设计风格

85、有些葫蔓藤是生长最快的植物,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出几米。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葫蔓藤都是有毒的,并且葫蔓藤中都含有碱类物质。

以下除哪项外,均可由题干推出(    )。

A、有些有毒的植物是生长最快的植物

B、有些生长最快的植物中含有碱类物质

C、有些含有碱类物质的植物是生长最快的植物

D、有些生长最快且含有碱类物质的植物不是葫蔓藤

86、只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中精力研发高质量科学技术并投入市场化运用,想方设法为创新松绑解套,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由此可以推出(    )。

A、如果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就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B、如果未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说明没有想方设法为创新松绑解套

C、如果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就说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D、如果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也有可能未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87、某网络平台今年3月拟招收6名程序员,有42名求职者报名应聘,其中李铭、赵恒、王丹和陈曦等31人通过了预审和初试,他们只要复试合格并且通过体检,就可以被录用。但是最终爱好运动的李铭、技术过硬的赵恒、初试第一的王丹和预审优秀的陈曦4人都没有被录用。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    )。

A、李铭复试没有合格

B、赵恒没有通过体检

C、王丹复试没合格并且也没有通过体检

D、陈曦如果复试合格,那么他就没有通过体检

88、在某敌占区有王庄、李家湾、老河口、宋屯、东沟5个地下交通站,据可靠情报,其中3个暴露了,需要紧急撤离。经过多方侦查,得知:

1)若王庄暴露了,则李家湾也暴露了;

2)若老河口暴露了,则宋屯也暴露了;

3)若李家湾暴露了,则老河口也暴露了;

4)若李家湾和宋屯中至少有1个暴露了,则东沟也暴露了。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    )。

A、王庄和李家湾都暴露了

B、王庄和老河口都暴露了

C、老河口和宋屯都暴露了

D、东沟和李家湾都暴露了

(三)

望远镜越来越大,越来越昂贵,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呢?有天文学家提出,可利用地球大气弯曲和聚焦光线,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望远镜镜头”。当太阳系外恒星的光线抵达地球大气时,光线会发生弯曲(或折射)。这种弯曲使光线集中并聚焦在地球另一边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在合适的位置,比如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轨道上,放置一架带有探测器的航天器就可以捕捉到聚焦的光线。这意味着,这种被称为“地球望远镜”的设备能够进行超灵敏探测,揭示太阳系外恒星的特征。

89、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建设“地球望远镜”这一方案(    )。

A、在真正建造地球望远镜之前,天文学家还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B、这种航天器上的探测器能收集到更多来自不太明亮恒星的光线

C、现有的太空望远镜难以满足当前对太阳系外天体进行研究的需要

D、即使这个构想不会成功,这种创造性思维也会给天文学家带来启发

90、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建设“地球望远镜”这一方案(    )。

A、地球望远镜无法解决来自地球干扰光线的负面影响

B、将带有探测器的航天器放在预设位置目前难度较大

C、来自太阳系外恒星的光线会从不同高度进入地球大气

D、正在建造的高清望远镜能准确捕捉到太阳系内天体的光线

五、综合分析。所给出的文字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四)

①近日有报道称,某市古寺中的佛像经相关单位修复后“宛若新生”,失去了古朴的神韵,佛像头上也加上了之前未有的飘带。有人认为此举会使塑像丢失不少历史信息。由于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决定暂停施工,待相关文物专家检查评估后做出相应回复。

②在此事引发的一系列关于文物修复应当“还原当时面貌”还是“保留历史痕迹”的争论中,被提及最多的理论书籍是意大利学者C·布兰迪的《文物修复理论》,书中对需要修复的艺术品提出双重要求,即审美的要求和历史的要求。其实,国内很早就依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确立的国际准则,制定了我国不可移动实物遗存的保护准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并列,且将历史价值排在第一的位置,行业内也往往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再现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③同样是提取和揭示历史信息,考古在发掘过程中强调“叠压”和“打破”关系,即一般情形下时代早的文物在下层,而时代晚的文物叠压在时代早的文物地层之上。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即晚期的人类活动会破坏早期的文物地层。例如,我们现在盖高楼挖地基,会破坏古代人群活动的文物地层。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同样存在这种情形,它们身上的历史痕迹多是历史“叠压”形成的,也存在历史的“打破”关系,某个时段可能出现了大的改动或者有明显的破坏迹象,都类似于晚期人类活动“打破”了早期的历史原貌。

④所以,对于文物古迹的修复保护,第一个需要讨论的其实是复原到哪个时期的历史原貌或者接近哪个时期历史面貌的问题。就像考古发掘中,将发掘“停止”在哪个历史时期的活动面上。以通俗的考古语言讲,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追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发掘工作就要进行到“生土”(即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为止;如果是完整地揭露一处仰韶时期的聚落,那么发掘到仰韶时期的活动面即可。

⑤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文物古迹保护修复计划或者规划该如何制定。首先,要明确文物古迹保护修复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经论证和专家审批通过后,组建合理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也就是说,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必须先行确定预期达到的目标,这样才会明确修复还原的是哪个时代的原貌,因为不同视角、不同背景对于同一文物古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群体需求自然也是有差异的。以青铜器为例,大众已经习惯了它们经过2000~3000年地下埋藏,表面附有一层绿锈的模样,但对于文物保护修复的专家而言,这些绿锈是有害物质,会损害铜器本身,必须清除。而对于考古学者来说,他们更关注一个物体刚刚出现的情形,即一件青铜器刚铸造出来闪闪金黄色的模样。因此,文物修复保护工作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非常重要,同时与大众的沟通也是必要的。

⑥当然,文物保护修复只能停留在某个“面”,恢复某个时代的原貌。从这个角度讲,文物保护修复其实也是一种“干预”,假使要恢复一件文物古迹最初的形态或鼎盛时期的模样,那么后期附着在其上的历史痕迹实际上是被清理了。所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有必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全面无死角地提取和保留文物古迹上“叠压”“打破”的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痕迹和历史信息,以便完整复原文物古迹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序列。

⑦此外,文物保护修复要达到以上目标或满足大众的需求,在学科队伍中填充考古、历史、艺术方面的成员,以弥补自身专业队伍构成的不足,也是十分必要的。

91、但不可回避的是,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和大众的“矛盾”往往从审美开始。大众对于文物古迹历史感的来源主要是“旧”,即将文物古迹的“旧”视为历史痕迹的主要构成,如果文物焕然一“新”,则人们会在观感上一时难以接受。

将这段文字填入文中,正确的位置是(    )。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92、以下说法最符合原文的是(    )。

A、C·布兰迪认为文物修复既要还原当时面貌又要保留历史痕迹

B、1964年制定的威尼斯宪章主要参考了《文物修复理论》

C、文物的科学价值应当让位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D、还原文物的历史价值是考古学家进行文物保护的重要目的

93、根据文章,作者着重探讨“叠压”和“打破”主要是为了(    )。

A、谴责当代过度开发对文物地层的破坏

B、分析还原文物早期历史原貌的困难程度

C、引发关于文物应复原到何种历史原貌的讨论

D、引出对文物保护修复计划该如何制定的探讨

94、在作者看来,在制定文物古迹保护修复计划时最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参考大众对文物修复的期求

B、统一各个学科群体的研究需求

C、引进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取文物信息

D、明确文物古迹保护修复的目的和意义

95、以下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文物修复应该循“新”还是守“旧”

B、从古寺佛像修复看文物古迹的保护

C、考古须平衡“叠压”和“打破”的关系

D、如何制定合理的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计划

(五)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数据泄露等新风险。法律人多主张积极立法、控制新风险。对于恶意利用技术的电信诈骗、网络色情、P2P非法集资等黑灰产业,各国都在严厉打击,我国也在不断出台新法律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通过立法控制新风险之前,立法机关也应重视法律干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创新企业减轻制度负担,避免敏感型立法过度干预产业革命。

首先,信息技术的风险不能被夸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大降低了社会风险。一方面,新产业风险的危害性后果低于传统领域。例如,同样是财产犯罪,工业时代的主要方式是入户盗窃、街头抢劫,谋财常常害命。而网络时代的财产犯罪,主要是通过窃取个人数据实施网络诈骗,其危害往往限于经济损失。①另一方面,新技术产生风险的同时会消除传统风险,提升人类社会的安全性。例如,自动驾驶有风险,但与人工驾驶相比,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将让醉酒驾车、闯红灯、超速驾驶等交通事故的概率基本归零。同样,人工智能会带来机器杀人的风险,但同时也将大幅度降低人类在高危行业与高风险行动中的死亡率。

其次,对新产业,法律适度的不作为也是作为,②如果对新产业风险过于敏感,积极干预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数字经济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法律不能跑在产业发展之前预设屏障。任何新产业都会带来新风险,法律在防范技术风险的同时不能过度干预产业发展。切不可产业未动,法律先行。例如,在人工智能产业还在萌芽之时,法律人已经在讨论如何防范“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等危险。事实上,汽车、电脑都是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机器的某一项能力超越人并不可怕,人类的运算能力被电脑代替,但人类马上会开发出新能力——设计算法。与动物不同,人类有强大的进化与改变能力,在传统能力被机器超越后,人类就会不断开发出机器没有的新能力。认识到这一点后,立法者就不必担忧“防止AI控制人类”等伪命题,更不能超越产业发展的现状预设禁区从而阻碍技术发展。面对新领域,相关部门应当确立“技术没有原罪、创新没有边界”的理念,加快推进5G、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应用的速度,催生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法律应当制裁滥用原子弹的人,而不是禁止发明原子弹的技术。③

最后,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而非限制产业创新。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8%,大量立法的趋势不可改变。④但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早期,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促发展、保创新。一方面,立法的目的是消除民间创新的禁区。2018年,美国特斯拉公司发射重型火箭并开展了探索火星的项目。作为民营企业,这会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站在国际竞争的高度,所有与高科技相关的产业都不应该有制度限制。立法应当实现公私企业同等享受政策优势和金融扶持,逐渐放开垄断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立法不能“正确但无用”。例如,2018年生效的欧盟GDPR,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强化企业责任,虽然起到了保护个人隐私的效果,实现了政治正确与道德正当,但严重限制了欧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世界前20大互联网公司无一是欧洲公司就是明证。

96、作者比较工业时代与网络时代的犯罪特点意在强调(    )。

A、随着技术进步,犯罪手段更加丰富

B、工业时代犯罪的危险性更高

C、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风险不宜高估

D、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不可预知

97、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倍,但如果当年监管部门一开始就对移动支付执行强力监管和审批制度,很多互联网巨头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

将这段文字填入原文,最合适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8、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凡法始立必有病

B、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C、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D、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

99、根据文章,下列关于数字经济时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财产犯罪的危害往往限于经济损失

B、人类在高危行业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C、立法的目的是提供社会道德尺度

D、人类的运算能力能被机器所代替

100、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

A、数字经济发展应懂法律的“规矩”

B、立法过度让数字经济难以展翅高飞

C、让法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

D、法律是否应该为数字经济发展让位?

注: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及网络,仅供参考!

附件下载
2021年5月2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