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 20:3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6、2021年“两会”期间,人民网通过在线调查请网友投票建言,网友可从社会保障、乡村振兴、依法治国、全民健康、新发展格局等20个候选热词中选择最关心的话题参与投票。从民主决策的方式看,公民参与“两会”在线建言属于( )。
A、信访举报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27、公民甲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下列对其参与政治生活归类正确的是( )。
A、民主管理——在听证会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B、民主决策——作为志愿者参加小区疫情防控
C、民主管理——在网络论坛检举某公务员违法行为
D、民主监督——参加市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
28、在扶贫过程中,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党员干部奋战脱贫攻坚主战场(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B、完善了打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行政体制
C、旨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表明国家加快实现城乡同步富裕的步伐
29、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对党的认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坚持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指导,走在时代前列
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C、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保持先进性
D、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0、在国务院办公厅设立的“互联网督查”平台上,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平台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或提出改进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汇总,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处理。“互联网
督查”平台( )。
A、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手段
B、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C、有利于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是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31、为抵御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其精神可歌可泣,下列最适合赞美他们这种精神的诗句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2、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A、历史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33、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B、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它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源
D、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34、中华民族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也决定综合国力
D、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这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是( )。
A、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勇于砥砺奋斗
B、坚持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伟业的有机统一
C、勇担时代责任,为实现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D、练就过硬本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国强未必称霸,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这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文化能够反作用于政治
D、一定的政治反映一定的文化
37、推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培育工匠精神必须( )。
A、让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最高的价值追求
B、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能随意跳槽
C、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D、加强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38、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 )。
A、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繁荣
B、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D、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39、剪纸、刺绣、雕刻等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知。数字显示,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已带动2200多个项目,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可见,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 )。
A、突破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模式
B、变革了非遗文化传播的途径
C、激活了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
D、推动了文化产品消费的升级
40、“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35年,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祭祀坑发掘。随着一件件文物的亮相,这座神秘莫测的文化艺术殿堂,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无穷的魅力。此次考古发掘( )。
A、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激发了中华民族自豪感
B、反击了考古发掘的质疑,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可信度
C、发挥了我国考古发掘优势,引领了世界考古发掘的进程
D、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41、只要“锦鲤附身”,人生便可“躺赢”。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42、1975年,我国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为8844.43米;今年,我国测量登山队队员再次登顶,测得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新技术使得测量结果更为精确。这表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追求真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发展
43、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特别是平台经济发展迅速,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关平台经济涉嫌垄断的反映和举报日益增加,垄断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要求我们( )。
A、看问题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B、根据自己的愿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
D、对数字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44、在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冠军之后,人工智能没有被围棋界视作洪水猛兽。相反,很多职业棋手都采用人工智能作为训练工具,参考人工智能下法,新的定式、新的算法源源不断产生。从哲学看,这说明( )。
A、人工智能始终领先于人类“智能”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基本状态
45、北斗人面对西方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说明( )。
A、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B、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把握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46、“干饭人、干饭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年轻人以能吃、爱吃、会吃为荣。他们对困难时期人们提倡的节衣缩食很难产生共鸣。
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47、1938年10月,(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闻天
D、毛泽东
48、( )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4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其中,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 )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
A、依法治国
B、深化改革
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
5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各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B、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C、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D、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