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23:00:00 | 来源:
51、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实生物”,这是( )。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52、科举制度创于(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53、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消除影响
D、恢复原状
54、某市交通拥堵,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到拥堵点检查原因,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属于(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间接控制
D、程序控制
55、行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以及群众互相沟通、共同参与决策的领导方式是( )。
A、放任式
B、专断式
C、民主式
D、保守式
56、下列产业中消耗资源较少的是( )。
A、建筑业
B、新兴服务业
C、装备制造业
D、加工工业
57、到目前为止,下列国家中不具备太空监视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德国
D、美国
58、下列关于风的形成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59、2013年12月4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 )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象棋
B、周易
C、珠算
D、围棋
60、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严复
B、林则徐
C、魏源
D、康有为
6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2年设立了卡林加奖,主要致力于在普及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其中包括科学家、新闻工作者、教育家和作者。我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人是( )。
A、赵忠祥
B、张存浩
C、程开甲
D、李象益
62、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继承周制,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注中又叙述了官制历史沿革,这部法典是( )。
A、《永乐大典》
B、《开皇律》
C、《永徽律疏》
D、《唐六典》
63、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别是( )。
A、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B、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泰山站
C、长城站、黄河站、昆仑站、泰山站
D、黄河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64、我国西气东输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置的重要动脉,( )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龙头站。
A、乌鲁木齐压气站
B、霍尔果斯压气站
C、喀什气站
D、张掖压气站
65、“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这是出自三十六计的( )。
A、偷梁换柱
B、隔岸观火
C、连环计
D、上屋抽梯
66、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一位作家,盛赞作者“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著名作家查尔斯·萨姆纳则说:“要是没有这本书,亚伯拉罕·林肯也不可能当选为美国总统。”以上指的是哪本著作?( )
A、《常识》
B、《汤姆叔叔的小屋》
C、《飘》
D、《族人》
67、下列关于公共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共产品的效用是不可分割的
B、公共产品的效益具有排他性
C、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是为了盈利
D、公共产品的取得不具备竞争性
6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不包括( )。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英国现实社会主义
6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价格水平
B、调节证券价格
C、调节利润率
D、调节货币供给量
70、一国政府为了控制CPI的快速上涨,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
A、恩格尔系数的上升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
D、通货膨胀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71、下列关于城市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B、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C、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D、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72、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C、我国地形复杂,可划分为山地、盆地和平原三类
D、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南风,夏季盛行偏北风
73、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有两类指标:一是经济数量指标;二是经济质量指标,下列属于经济数量指标的是( )。
A、经济结构指标
B、GDP总量
C、GDP人均水平
D、GDP增长速度
74、报告的写作应当做到( )。
A、一文一事
B、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
C、表达观点要精练清晰
D、语言要简洁朴素
75、衡量消费水平,主要从( )方面进行。
A、消费数量
B、消费效果
C、消费内容
D、消费性质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