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军队文职

2019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文学类—新闻试题

2019-12-26 22:30:00 | 来源:考生回忆及网络

2019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文学类—新闻试题

 

一、基础综合。根据题目要求,在选项中选出恰当的选项

1、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是(    )。

A.超越时空的能力

B.无限灵活性

C.发音经济性

D.巨大能动性和创造性

2、1844年,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的世界第一封电报的内容出自(    )。

A.《独立宣言》

B.《圣经》

C.《百科全书》

D.《星光灿烂的旗帜》

3、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

A.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关于按需印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完全取代传统出版

B.实现了“个性印书,一本起印”

C.打破了出版业传统分工模式

D.将印前和印刷操作融为一个整体,由计算机系统统一完成

5、在我国,最早将内容上网的传统媒体是(    )。

A.《中国大百科全书》

B.《中国贸易报》

C.《环球时报》

D.《人民日报》

6、最早明确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学者是(    )。

A.麦库姆斯和肖

B.李普曼

C.科恩

D.拉斯韦尔

7、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意见领袖”概念的西方传播学者是(    )。

A.罗杰斯

B.施拉姆

C.拉斯韦尔

D.拉扎斯菲尔德

8、出版周期最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是(    )。

A.图书

B.期刊

C.报纸

D.学位论文

9、“传播流”研究三部曲不包括(    )。

A.《创新与普及》

B.《个人影响》

C.《人民的选择》

D.《媒介、讯息与人的视角》

10、审稿的首要要求是注意内容的(    )。

A.科学性

B.知识性

C.政治性

D.独创性

11、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明确提出了传播媒介构筑了(    )。

A.客观环境

B.信息环境

C.心理环境

D.拟态环境

12、审稿的三种结论是(    )。

A.同意出版、暂缓出版、禁止出版

B.建议出版、延迟出版、停止出版

C.使用、可用、弃用

D.接受出版、退修、退稿

13、编辑业务中的写作一般不包括(    )。

A.图书内容提要的撰写

B.图书正文的改写

C.期刊编者按的撰写

D.书刊评论的撰写

14、从长期效果来看,对“可信性效果”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B.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C.受传者的个性

D.信源的可信性

15、在出版工作的流程中,编辑工作处于(    )。

A.协调环节

B.中间环节

C.中心环节

D.辅助环节

16、电子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内容、阅读器和(    )。

A.价格

B.阅读软件

C.版权

D.版面

17、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    )。

A.网络传播

B.人内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18、与“知沟”理论持相反观点的是(    )。

A.“培养”理论

B.“有限效果”理论

C.“上限效果”假说

D.“选择性接触”假说

19、大众传播研究的诸多领域中,历史最长、争议最大、现实意义最强的是(    )。

A.传者研究

B.内容研究

C.受众研究

D.效果研究

20、编辑的读者工作不包括(    )。

A.与读者保持联系

B.为读者服务

C.处理读者来信

D.进行读者调查

21、不属于“再现的媒介系统”的是(    )。

A.油画《占领总统府》

B.《今日说法》节目中的案件分析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

D.都市晚报刊发的当日重大新闻

22、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中,不包括(    )。

A.社会联系和协调功能

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D.环境监视功能

23、“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    )。

A.传播者

B.受众

C.传播媒介

D.传播效果

24、“有限效果论”着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

A.宏观效果

B.长期效果

C.微观效果

D.潜在效果

25、关于数字出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

B.一般对内容中的各种元素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进行标引

C.数字出版产品的使用必须借助一定的终端设备

D.数字出版与电子出版的传播途径相同

26、图书的题名、作者、主题词等信息属于(    )。

A.描述型元数据

B.管理型元数据

C.结构型元数据

D.使用型元数据

27、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    )。

A.有社会效益就有经济效益

B.有经济效益就有社会效益

C.两个效益既可能相统一,又可能相背离

D.社会效益由精神生产过程形成,经济效益由物质生产过程形成

28、首先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29、图书出版需制定选题计划,选题计划的结构要素中不包括(    )。

A.质量结构

B.知识结构

C.层次结构

D.功能结构

30、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

A.哇!这地方真美!

B.同来的人有:李大民、刘晓然、林小玉等。

C.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这个秘密没有。

D.俗谚云:“惊蛰多栽树,春分犁不闲”。

31、关于出版过程中的文字技术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篇、章、节标题形成的图书,书眉一般“双高单低”

B.单字成行应进行伸字处理

C.应尽量避免“背题”

D.篇章页背面如需空白,应注明“留白”

32、关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盈利为目的

B.以互惠为原则

C.以长远为方针

D.以沟通为手段

33、根据公众在组织环境中的分布,可以将公众分为(    )。

A.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B.核心公众和边缘公众

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D.现实公众和虚拟公众

34、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圣经”的专著是(    )。

A.《传播学导论》

B.《公众舆论》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公共关系学》

35、关于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有(    )。

A.“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

B.“镜中我”理论

C.“主我与客我”理论

D.“社会模仿”理论

E.“创新一普及”理论

3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    )。

A.环境认知效果

B.品牌建构效果

C.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D.市场收益效果

E.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7、与电子出版相比,数字出版独有的特点包括(    )。

A.内容全数字化

B.生产过程数字化

C.出版内容以编码数字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

D.内容的存储可利用消费者的自备设备

E.出版物的传播不必使用交通工具

38、关于中国标准书号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中国标准书号由标志符“ISBN”和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B.中国标准书号只能用于纸质图书

C.中国标准书号中的出版者号由中国ISBN中心分配,而出版序号由出版者按出版物的出版次序管理和编制

D.相同内容的不同开本图书应使用相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E.内容相同但语种不同的各个图书版本应分别使用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二、专业知识。根据题目要求,在选项中选出恰当的选项

39、手抄新闻最早兴起于(    )。

A.罗马

B.布鲁塞尔

C.威尼斯

D.巴黎

40、舆论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即(    )、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A.潜舆论

B.媒介舆论

C.隐形舆论

D.流言

41、关于新闻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出现的现象

B.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C.社会分工是新闻活动出现的根本原因

D.新闻活动仅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

42、(    )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

A.电视新闻

B.广播新闻

C.网络新闻

D.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