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21: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6、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是对民族性的 和挑战。它要求我们既要从民族的角度进行思考,也要学会从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既要进行纵向思维,在发展中传承历史经验,也要注重横向思维,在 中汲取他人之长。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化 交流
B、排斥 沟通
C、超越 比较
D、吸纳 协商
27、影响消费者口碑的,有时不是产品的主体,而是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如西服的纽扣、家电的按钮等,这些 的失误,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赢得口碑必须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 ,只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享受的同时,广泛地进行传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处可见 面面俱到
B、漫不经心 有的放矢
C、司空见惯 无微不至
D、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28、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高速铁路网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流动和物资流动国家,过去那种“ ”的产业分工格局已被打破,地区间产业分工趋向合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链 迅速推进,高效统一的全国大市场正在形成之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成一体 整合
B、壁垒分明 升级
C、各自为政 运转
D、条块分割 扩充
29、无论是古代的邮驿系统还是现代的邮政系统,书信从寄信人到收信人手中,都需要经过一个时间、空间的旅行,它的特点是慢。而这种慢又 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方式和书信体验方式。正是因为书信的 ,古人的时空感知才变得遥远而漫长,而等待、盼望、忐忑、焦虑等,便成为这种时空观的产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就 真实
B、培养 细腻
C、塑造 迟缓
D、丰富 浪漫
30、经过墨子及其弟子们的毕生努力,《墨经》终于脱稿成书。在那古奥的外表下,数学、力学、光学等科学知识 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和科学发现与西方近代科学十分 ,闪耀着惊人的智慧之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布 接近
B、汇聚 吻合
C、罗列 相似
D、融合 对应
31、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 。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 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B、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32、我们如今有铺天盖地的新信息需要去消化和记忆。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里,都 地涌现出新鲜事物。当不同信息同时涌现在记忆中,人们会无法 出与当前目标不相关的信息,甚至还会禁不住去思考那些尚未开始做的事情,于是会出现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源不断 筛选 顾此失彼
B、滔滔不竭 挑选 杞人忧天
C、络绎不绝 遴选 应接不暇
D、层出不穷 甄选 急于求成
33、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 。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
B、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D、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34、在伦敦的日子里,我每天乘着红色的双层巴士在大街上 ,每天都有新发现。一次,在皮卡迪利广场,我又看到读小说的乞丐。在慵懒的夕阳下,那乞丐穿戴齐整, 地坐在马路旁,面前放着一个供路人扔硬币的碗。他把书放在碗旁的地面上,低着头,用手指指着页面,一行一行地读着。他读得那样认真,身边的车水马龙,周遭的一切 ,似乎都不复存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 旁若无人 喧哗
B、踯躅 置若罔闻 喧腾
C、穿行 泰然自若 喧闹
D、穿梭 神情自若 喧嚣
35、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 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越是 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结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论 错误 严谨
B、异议 弱点 复杂
C、偏差 瑕疵 前沿
D、意见 局限 真实
2025-03-26
2025-03-21
2025-03-18
2025-03-17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6
2025-03-14
2025-03-09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