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03: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51、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光亮代表1,光灭代表0,亮灭的组合就携带了信息。不过,由于可见光的频率远远高于无线网络通信信号,其传播的直线性很强,稍有阻挡就会导致通信中断。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实用性,可见光通信不大会替代无线网络而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技术没有实用价值。这种技术在广播式的公共通信中有着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运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光二级管信号灯可告诉司机前方直行有拥堵现象,建议右转走另外的道路。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
A、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使用将使得城市真正变成智能之城
B、目前可见光通信的核心技术已有了巨大突破
C、可见光通信技术将在公共通信中大放异彩
D、可见光通信技术将使得家庭网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52、大数据是指规模极其巨大,以致很难通过一般软件工具加以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用资讯的海量数据。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四个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就是个明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在处理上还存在技术难度
B、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C、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上已经先行一步
D、开发利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53、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
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
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
54、秦汉四百年间,政治与文化相互推动,形成互补机制,其效应是:统一被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分裂则被认为是违理的、反常的。秦汉文化造成的这一定势,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国家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与力度加强;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增加政治一统。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治与文化存在紧密联系
B、秦汉文化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C、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
D、国家统一的前提是文化的一统整合
55、当前,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智能化家居产品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的概念还停留在电动窗帘或别墅防盗系统。从技术层面来说,一键控制、远程遥控、感应人体、自动开启这些电影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并非“高科技”,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智能家居并未普及。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化已成为家居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B、目前技术上实现智能家居已无屏障
C、普及智能家居必须降低生产成本
D、智能家居的概念模糊影响其普及程度
56、从政治经济到日常生活,从全球化到地区的复兴,从实用技术到话语表达所面对的诸多难题乃至危机,都与空间这一因素密切相关。这是以地震海啸灾难、边界武装冲突、房地产业的崩盘、道路拥堵以及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带来很多空间危机
B、自然和人为空间危机日趋突出
C、如今空间变得越来越为重要
D、人口增多带来很多空间问题
57、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58、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
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
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
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
59、沉积物基准是指特定化学物质在沉淀物中不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体质量产生危害的实际允许浓度,它既是对水质基准的完善,也是评价沉积物污染和生态风险的基础,是进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国外对沉积物基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还未形成完善和统一的沉积物基准体系。由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及界面过程的复杂性,目前仍缺乏关键的研究手段。国内已有不少科学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较零散,还没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布湖泊沉积物基准规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亟需弥补现有沉积物基准体系不足
B、沉积物基准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体系
C、沉积物基准为湖泊水环境重要研究内容
D、沉积物基准的相关研究已经有较多进展
60、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三、数量关系,共10题,本部分包括数字推理、数理计算。
61、某地居民用水价格分二级阶梯,户年用水量在0~180(含)吨的水价5元/吨;180吨以上的水价7元/吨。户内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多1人,阶梯水量标准增加30吨。老张家5人,老李家6人,去年用水量都是210吨。问老李家的人均水费比老张家少多少元?
A、12
B、35
C、47
D、60
62、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今年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且现有职工中技术人员比非技术人员多153人。问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多少名?
A、9
B、8
C、7
D、10
63、老王围着边长为50米的正六边形的草地跑步,他从某个角点出发,跑了500米之后,与出发点相距有多远?
A、50(√3-1)
B、50√3
C、25(√2+1)
D、50√2
64、A、B两辆列车早上8点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途中A、B两列车分别停了10分钟和20分钟,最后A车于早上9点50分,B车于早上10点到达目的地。问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多少?
A、1:1
B、3:4
C、5:6
D、9:11
65、木匠加工2张桌子和4张凳子共需要10个小时,加工4张桌子和8张椅子需要22个小时。问如果他加工桌子、凳子和椅子各10张,共需要多少小时?
A、47.5
B、50
C、52.5
D、55
66、2014年父亲、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年龄之差的23倍,年龄之差是儿子年龄的1/5,5年后母亲和儿子的年龄都是平方数。问2014年父亲的年龄是多少?(年龄都按整数计算)
A、36岁
B、40岁
C、44岁
D、48岁
67、一环形跑道上画了100个标记点,已知相邻任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跑道距离相等。某人在环形跑道上跑了半圈,问他最多能经过几个标记点?
A、49
B、51
C、50
D、100
68、某商店10月1日开业后,每天的营业额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已知该月15号这一天的营业额为5000元,问该商店10月份的总营业额为多少元?
A、163100
B、158100
C、155000
D、150000
69、如下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厘米,一只小蚂蚁E从A点出发匀速移动,沿边AB,BC,CD前往D点。问哪个图形能反映三角形AED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
A、A
B、B
C、C
D、D
70、社长、主编和副主编三人轮流主持每周一的编辑部发稿会。某年(非闰年)1月6日的发稿会由社长主持,问当年副主编第12次主持发稿会是在哪一天?
A、9月8日
B、9月9日
C、9月1日
D、9月2日
四、判断推理,共30题,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7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7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7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④⑥,②③⑤
7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7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所给的题干所示:
A、A
B、B
C、C
D、D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