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 00:00:00 | 来源:
(四)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
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地球的视野不但要在空间上拓宽,也需要在时间上扩展。地球的环境演变,在不同场合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档案”,惟独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前面说到的“板块”理论,正是DSDP在大西洋洋底的钻探取样和测年分析,发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的玄武岩基底年龄越来越老,为洋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30年前在南大洋的钻探,发现澳洲和南美洲是在二三千万年前才完全离开南极大陆的,于是南大洋形成环南极洋流,造成南极的“热隔离”,结果导致南极冰盖的出现。深海钻探的这项发现,被誉为古海洋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
总之,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35年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近3000口,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改变了固体地球科学几乎每一个分支的发展轨迹。
①确实,一些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深海海底的钻探取样,是可能发现不了的。②到533万年前海面上升,与大西洋的通道恢复时,“地中海盐度危机”便告结束,大西洋水又呈瀑布状泻入地中海。③现在查明,由于地中海四面被陆地包围,只以水深300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连通,一旦构造运动将通道锁闭,地中海便变为一个巨型蒸发盐湖。④20世纪70年代初地中海的深海钻探,发现了二三千米厚的岩盐、石膏层。⑤这类蒸发岩应当是干旱地区的产物,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居然出现沙漠环境下的岩层,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⑥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 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
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 】。现在水深超过2000米的黑海,也只有20多米水深的海峡与地中海相通。近200万年来黑海基本上是个大湖,大约一万年前湖面低于地中海近百米,但随着冰盖消融、洋面上升,到7000多年前地中海海面上升,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涌入黑海,突然造成灾难性洪水事件,最近科学家考证,认为这就是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
上述灾变属于区域性事件,深海钻探还发现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6亿年前,地球的两极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冰层覆盖,像现在这样南北两极都有冰盖是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和现在反差最大的,是一亿年前恐龙盛行时的地球。当时,高纬度区的温度比现在高出15°C,大气CO2浓度至少比现在高3倍,出现了几百万年大洋底部缺氧的现象,在洋底发现有机质大量堆积,在中东是石油的形成期。
距今最近的环境巨变,是两万年前的冰期,当时整个加拿大,美国和西欧的北部,全都压在几千米的冰盖之下。为什么会出现冰期?这种冰期还会不会再来?什么时候再来?一直是学术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白: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气候轨道驱动的发现和证实,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轨道周期在世界各大洋地层中的对应性,为地质时期的纪年提供了天文学的标尺。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O2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轨道周期如何能造成CO2的变化?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
1999年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钻井17口、取芯5000米,实现了中国海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首次取得了2300万年气候旋回的深海连续记录,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发现了40~50万年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变化,为探索热带碳循环在气候轨道周期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认识。
101、对“大洋钻探”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
B、大洋钻探大大促进了对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的地球历史档案的发掘
C、很多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大洋钻探很可能就发现不了
D、大洋钻探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
102、对于“地中海”和“黑海”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地中海在几百万年前是一个巨型蒸发盐湖
B、地中海和黑海之间是博斯普罗斯海峡
C、距今596万年前的时候,相当于太平洋6% 的盐分在地中海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
D、根据科学家的考证,黑海就是“诺亚方舟”的原型
103、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南极的冰盖是地质史上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
B、恐龙盛行地球的时期也正是中东石油的形成期
C、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
D、在地质历史上,南北极一般是没有冰覆盖的
104、对“冰期”的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无限交替的过程
B、冰期的出现和消失与地球运行轨道有对应关系
C、冰期的出现与否与大气中的CO2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符合文意
105、以下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我国科学家通过南海深海钻探,在大洋钻探的前沿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B、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由低纬度碳循环的化学变化主导,因此我们应当切实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研究证实,气候的变化与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有对应性
D、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大气中CO2浓度
106、第三自然段的6句话,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③⑥②
C、⑥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②⑥
107、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无处不在
B、随时发生
C、不乏实例
D、比比皆是
(五)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我们从考古学上怎么来判断呢?考古学发现和研究古代的物质遗存。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这不只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考古学的普遍问题。对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国际上现在有一些通行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外国学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
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标准是怎么出现的。这些标准得以流行是由于一本很流行的书。这本书1968年出版,作者格林·丹尼尔是英国学者,长期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欧洲考古,而他还研究考古学的历史,担任过世界考古学史会议的主席。他写了一本书叫《最初的文明》,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书虽然很小,可是很流行,成为西方国家考古学生的必读书,不单在英国出版,美国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就是这本书把刚才说的考古学上通行的文明标准普及到了全世界。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权威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参观,站在金字塔前,对着狮身人面像,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文明,这是没问题的。你不能说它是原始的,还是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因为金字塔是坟墓,如果仅为了一般需要,无论如何也不需要建造这样大的建筑。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灵可以永存,这就代表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由克拉克洪归纳提出、经过丹尼尔推广的考古学上的文明标准,就是这三条。他们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当然,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
108、关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是由格林·丹尼尔提出的
B、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
C、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正
D、论证文明的起源,一定要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
109、下列哪项不是文明标准:
A、一定要有迹象表明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B、一定要有文化留存和传播的手段
C、一定要显示出城乡差别
D、一定要有记载当时人的思想文化的典籍
110、以下对我国使用的文明标准,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世界通行的标准完全相同
B、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日本的标准完全相同
C、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中包括必须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
D、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是在世界通行的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补充得到的
111、对“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
B、文明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C、只有人类才有文明,动物没有文明可言
D、城市是文明的象征
112、根据文意,下列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和日本的文明形态和欧美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文明标准
B、没有文字的现代民族还没有进入文明阶段
C、我国和日本学者认为,不会使用金属的民族没有进入文明阶段
D、文明的标准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六)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113、“为此目的”中的“此目的”指的是:
A、研究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C、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
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114、“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相反的表现的共同思想根源是:
A、单凭热情,脱离实际
B、研究空洞的理论
C、把感想当政策
D、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
115、“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的意思是:
A、讲演只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B、讲演条理性较强,但内容繁冗拖沓
C、讲演内容全面,但缺乏条理性
D、讲演内容繁冗拖沓,条理性也欠妥当
五、资料分析,共20题,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多个问题,请你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完成各题。
116、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
A、欧盟
B、美国
C、韩国
D、中国台湾
117、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
B、19.1%
C、26.1%
D、44.2%
118、与上年相比,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超过20%的国家(地区)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19、与上年相比,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地区)的进口额为:
A、146亿美元
B、197亿美元
C、240亿美元
D、285亿美元
1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7年,我国对欧盟的货物出口额最大
B、与上年相比,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10%
C、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口额总共约为9907亿美元
D、2006年,我国对日本的货物进口额最大
(二)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完成各题。
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2%。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785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786-1067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9万人。
121、2007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约比2006年末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
A、0.6
B、10.6
C、31.1
D、40.6
122、2006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与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约为:
A、4.3%
B、2.2%
C、1.1%
D、不好估算
12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
B、2005-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走势大致相同
C、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3%
D、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大
12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和2006年相比:
A、约增大了11%
B、约减少了11%
C、约增大了18%
D、约减小了18%
125、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于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A、4533元
B、4778元
C、15468元
D、16162元
2024-11-23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7
2024-10-27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