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9 21: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019年河南省统一考试录用司法所公务员《行测》试题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在有违道德却不一定违反制度时,或者说制度设计的预期是想用行为人的道德风险来堵住制度“漏洞”时,这种有漏洞的制度设计,就是对那些_______道德、宁冒道德风险也要取得实利的行为人的嘉奖。
A.藐视
B.蔑视
C.轻视
D.诬蔑
2、对那些看得准的新生事物,比如基于“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新业态,要量身定制监管模式,不能_______,企业也希望通过规范管理,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3、植物药的功效需要_______,以便发挥最大的功效。中国需要用世界眼光来看植物药,促进植物药产业健康发展。
A.恰到好处
B.正本清源
C.一针见血
D.药到病除
4、五千年文明看河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人类从这里发源、古文明从这里萌芽,古中国由这里崛起。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而灿烂的文化,河南以其蔚为壮观的文化场景、_______的文化底蕴、寓意深刻的文化宝藏著称于世,影响深远。
A.群英荟萃
B.钟灵毓秀
C.山清水秀
D.藏龙卧虎
5、读书,就是与博学的先生对话。他以和缓的语调,告诉我物质的速朽和精神的永恒。譬如当年唐宋,曾_______雕梁画栋,而存活于人心_______的,却是激扬精神的诗词咏歌。
A.肥马轻裘 念念不忘
B.锦衣玉食 念念不忘
C.锦衣玉食 不朽流传
D.肥马轻裘 不朽流传
6、体制_______遭遇既有格局的强大惯性,发展转型面临创新能力和人才培育的刚性瓶颈,政府职能转变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也不能没有临渊履冰的精细和严谨。民主的发育,要有法治护航;法治的尊严,离开民主又极易_______。
A.转轨 专断
B.转型 武断
C.并轨 专横
D.转换 决断
7、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这样的结论,不是来自某个_______的环保组织,而是来自国务院授权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只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_______。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不断加剧的污染,正成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A.骇人听闻 控制
B.危言耸听 遏制
C.不足为奇 驾驭
D.卓然自立 掌握
8、“半边天”这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词汇,既_______着妇女的力量,也标识着妇女的地位,远播五湖四海,成为诠释中国妇女形象的最好_______。
A.标志 名词
B.标榜 名称
C.彰显 名片
D.展现 名誉
9、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国和家的_______,是中华民族漫长演进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国家兴衰始终都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正如有论者所言,在灾难与辉煌的双重变奏之中,一个个中国人的梦想从来离不开民族整体的际遇。个体的命运往往随着历史而_______,无论大江大海还是一枝一叶。
A.息息相关 时来运转
B.休戚与共 摇摆不定
C.命运攸关 流转颠簸
D.血肉相连 举棋不定
10、城市发展要做好“大”与“小”统一的文章。“大”固然可以支撑起城市的_______,“小”却也散发着城市温润的人文情怀。“大”体现城市的宏阔气度,“小”则涵养城市的清新活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多样化,涵养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历史_______,保持城市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让人在“诗意的栖居”中与城市达成心的交融。
A.磅礴气势 底蕴
B.宏伟壮观 底色
C.非凡气势 积淀
D.高楼大厦 沉淀
11、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致力于_______资本的剥削与人的异化,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这种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代表了一种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使得马克思及其提出的理念图景高踞于人类道义的_______。
A.批驳 出发点
B.批判 制高点
C.反驳 落脚点
D.批评 支撑点
12、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加快让居住证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_______居住证的“含金量”,_______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
A.提高 保证
B.增加 保护
C.增加 保证
D.提高 保障
13、“政绩冲动症”与权力傲慢有着_______的联系。傲慢的权力给政绩冲动“保驾护航”,政绩冲动反过来又加剧了权力的傲慢。政绩冲动和权力傲慢投射到具体的长官意志上,就会产生成倍的畸形恶果;规划可以_______修改,项目浪费并不鲜见,甚至为了所谓“公墓对行政新区不吉利”而大兴土木;背后难言的利益猫腻,更是给政绩冲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A.千丝万缕 刻意
B.不可割裂 随意
C.相辅相成 随心
D.珠联璧合 随便
14、在我国,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这一必要_______,对于防止平均主义的复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当看到,平均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及民众基础。平均主义曾经严重_______了中国的发展。就是现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概念仍然_______。
A.限制 遏制 根深蒂固
B.界限 抑制 根深蒂固
C.界限 遏制 坚不可摧
D.限制 抑制 坚不可摧
15、“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对新形势,艰苦朴素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_______了;艰苦朴素精神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_______了;艰苦朴素精神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_______了。
A.历久弥新 历久弥深 历久弥坚
B.历久弥新 历久弥坚 历久弥深
C.历久弥深 历久弥新 历久弥坚
D.历久弥坚 历久弥深 历久弥新
16、最近一部医疗纪录片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这部纪录片里,呈现了重症抢救、器官捐献、临终关怀、年轻妈妈的抗癌日记等直面生死悲欢的细节。这部纪录片并没有着力刻画皆大欢喜的医疗奇迹,而是坦然地展示了医疗的“失败”:医生尽力了,却也无能为力。“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早已闻名遐迩。医学固然可以妙手回春,但面对生死有命,很多时候也无力回天。当患者带着对生的渴望,却碰上了医疗的瓶颈,会造成巨大的期待落差。而当落差因为知识壁垒或是情绪失控而指向了医生,往往会造成本该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医患之间对立紧张。2013年震动全国的温岭袭医案即是一例,即便手术成功,却没有医疗办法缓解患者鼻腔的不适感,导致患者以为医院造假,最后酿成血案。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个人生命的长度取决于现代医疗水平
B.常识可解贯穿人类数千年历史的生死之忧
C.这部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生死之忧
D.坦然接受医学的“无力回天”是社会心态成熟的标志
1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令人振奋。如何活化与传承这些文化元素,故宫、中华书局等单位推出的《唐诗之美日历》《红楼梦日历》《故宫日历》或可有所启发。这些书装帧古典,意涵丰富,每逢节气还精心选配插图与诗词,令人耳目一新,销量也动辄几十万本,受到读者追捧。绵延千载的节气传统,成为浸润日常的文化韵味,有媒体调查显示,多的受访者认为,发扬二十四节气文化要与现代文明结合。可见,文化不能被束之高阁,要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息繁衔。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用更切合当代受众心理的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根植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着陆点。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
B.文化产品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C.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文化产品
D.二十四节气文化是传统文化
18、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公立医院,“全国人民看病挤协和”虽不乏戏谑,却也真实反映了挂号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门庭冷落,民营医院更是得不到有效发展。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就医需求,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做大医疗服务“蛋糕”,无疑是一条现实的途径。
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A.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是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现实途轻
B.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与群众就医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
C.我国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受到限制
D.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19、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收入者往往创富能力强,生活受资金的制约很小,理应为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税收来调节过高收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因此,完善个税制度,首先必须“盯紧”高收入者。既需要警惕一部分人妄言“税负太重”为高收入者避税开脱,又必须加强税收征缴监管手段,建立起完善透明的个人财产登记,收入申报及交叉稽核制度,堵住高收入者避税的渠道。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惩处,让高收入者不敢心生邪念。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A.高收人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B.高收入者生活受资金制约影响小
C.完善个税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D.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惩处
20、哲学的前提批判工作的真实指向究竟是什么?它是从何种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切入对人的观念和行为的前提,并对之展开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批判的呢?这是我们理解哲学的前提批判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哲学前提批判最根本的指向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信念的“界限”,它要消解“思维的规定”与“存在的规定”具有同一性这一似乎不言自明的前提假设,从而呈现一切“思维的规定”不可避免的有限性。“思维”规定与“存在”规定具有同一性,这一信念经常被视为包括经验常识的“真理”、理论知识的“真理”和哲学的“真理”在内的种种认识形式赖以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前提批判工作的真理性
B.前提批判工作的科学性
C.前提批判工作的同一性
D.哲学前提批判工作的主题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那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重大理论学习,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上绝不含糊、绝无偏差。要强化思想政治引导,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动态动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对一些错误言论、思潮和主张,旗帜鲜明、及时有力地予以批驳和修正,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任务没有变
B.加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力度
C.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政治引导的方向
2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然以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但它一开始就根植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土壤中,服务于人民,因而具有鲜明的人民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流淌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血液,因而,人民主体性也毫无例外是其首要原则。人民主体性原则的基本意涵就是全体人民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同时又是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人。脱离人民主体性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也肯定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
B.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根植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因
D.人民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原则
23、服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风采,今天的民族复兴必然要求复兴传统服饰文化。当代中国人穿着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服饰是身体力行展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系统中探寻中国服饰的文化基因,同时也要用现代创新的手法将这些基因进行重组和变革,既要展现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也要适应当代国人的审美和着装习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国服饰文化的基因
B.中国服饰的意义
C.服饰与中华民族精神
D.国人的审美和着装习惯
24、利益催生下,信息黑色产业链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显而易见:公众信息被泄露、隐私被侵犯、人身被骚扰甚至还发生过快递信息泄露导致凶手上门的恶性事件。在信息数据能够迅速变现的时代,要切断信息贩卖的利益链条,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能仅止于相关企业的道歉与自查,而更应该走向公共机构日常化的严格规范与监管,走向法律对公民隐私权利制度化的保障。
这段话旨在说明:
A.信息安全需要严格监管和法律保障制度
B.信息泄露对公民权利的侵犯随处可见
C.信息泄露常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D.信息泄露企业应道歉和自查
25、看似繁荣热闹的表象后面,称得上精品力作的作品乏善可陈。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文化部艺术司连续七次举办研讨会,与会艺术家及理论家认为,创作出三“精”的艺术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需要崇高的艺术精神:创造的精神、尊重历史的精神、人文关怀的精神。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复兴的历史节点,呼唤、期待着伟大作品的产生,富有活力的中华民族蓄积着艺术精神的新的内涵,具有中国气质和时代精神的生活素材期待着美术家们去表现去创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三“精”艺术作品的现状
B.艺术精神的概括
C.艺术精神新内涵
D.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
2024-12-15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3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