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区公务员

201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法干警卷

2014-12-30 07:00:00 | 来源:

201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法干警卷

 

一、言语理解,共40题,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答案。

1、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雨果这句话意在强调: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受生活存在的制约

C.人要有物质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

D.人的存在由高到低可以分出不同层次

2、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泰纳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纳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B.我们不能因为泰纳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C.泰纳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已经印证(或者部分印证)了泰纳说法的合理性

D.泰纳的说法缺乏辩证,他只是认识到技术对人类的疯狂报复,而没有认识到技术毕竟还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3、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汲水、贮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必然还与人类的定居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纸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陶器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B.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

C.陶器的起源凝结了人类的智慧

D.陶器是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4、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上的中国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并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流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人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最合适做上述文段标题的是:

A.佳片掀起收视潮 温情打动观众心

B.体味美食学感恩 乡愁打动观众心

C.温情催人双泪垂 乡愁打动观众心

D.新作追求国际化 温情打动观众心

5、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中珠算特点的是:

A.珠算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B.珠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C.珠算材料廉价、设计精巧,形成了独特的计算体系

D.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使用珠算

6、我们时时处处都被许多陌生的现代人工制品包围着,其中许多东西对人还是抱有敌意的:柏油马路、塑料制品、洗涤剂、农药、化肥、噪音、汽车尾气、席梦思……生活在其中,人们心理上常常感到压力、紧张,产生想逃出去的冲动。杨柳岸的晓风残月,竹林里的野鸡蘑菇,在吸引着我们,在召唤着我们。今天,人们去旅行,无非是两大动机:人文历史的追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人性其实更接近风车、水车、马车、木质纺织机、豆油灯、蜡烛光和水井……野餐、篝火、帐篷,这些最原始也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了现代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现代的许多人工制品已经使人生活异化

B.城市生活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都市人需要适当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压力

C.现代人喜欢旅游的原因就是要逃离城市,回归自然

D.现代都市人越来越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

7、“江流曲似九回肠”,长江历来被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唐古拉雪山而下的水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而它最为人们熟知、常为诗人歌咏的,也正是“九回肠”一般的曲折。事物都有曲折,而长江正是因其曲折,才灌溉了更多的土地,哺育了更多的人。试想长江若不再是曲折的“九回肠”,而是一条直直的入海的河流,将会失去多少魅力?历史上歌咏长江的诗词,恐怕也不会那么多。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长江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B.长江的魅力,正在于它的“曲折”

C.长江被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在于其“江流曲似九回肠”

D.事物都有曲折,长江也不例外

8、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开播后,反响强烈。大会参赛者为初中生,成人体验团也同步听写。但成人体验团听写“熨帖”的正确率仅为10%。听写“癞蛤蟆”的正确率也只有30%。一些成年观众随节目自我检测,结果很“汗颜”。大会导演组透露,第一份预测题测试大学毕业5年后的成人,正确率为40%;测试初二学生,正确率达80%。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汉字听写水平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

B.社会整体汉字认知水平堪忧

C.成人在书写汉字方面没有优势

D.成人的汉字书写正确率明显低于中学生

9、青年知识分子就是要有一股精气神,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产发展第一线去,了解、感受和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阅历、磨练意志、提高本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不辱使命、不负少年,用青春之奋斗托举起壮丽的中国梦。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A.青年知识分子需不断磨练自己

B.用青春托举中国梦

C.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方向

D.脚踏实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10、《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题是:

A.《内经》强调从整体认识人体,重视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B.《内经》以脏象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

C.《内经》是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典籍

D.《内经》对人体的认识理论独特,影响深远

11、近年来,科学家们认为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使大脑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根据上述文字推断,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A.使用双语对人类思维的重要意义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障碍

C.用实验结果验证使用双语言的人与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在大脑活动上的差异

D.人们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这其实是以往研究的误区

12、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但苦于自己不懂音乐,只能用一些硬指标来衡量,例如练习时长、得奖情况和考核等级,而忽略孩子对乐器是否感兴趣。这种对技术性的关注远超过了对音乐性的关注,成为普遍现象。技术的确很重要,但技术不等于品味,也换不来修养,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它们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不可以推知的是:

A.国内乐器热已经走入了误区

B.一些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C.有些孩子被家长逼迫练习乐器

D.作者对一部分家长的态度和行为持批评态度

13、文学从诞生之初,就不可避免地承载了过多的负担。作为传播思想的一种主要工具,必然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正是这种社会层面的重视,倒使得文学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娱乐化,一直被置于最被忽视的境地。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回归文学的本来面目,是和其几乎不受约束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的。因为极少受约束,故而人人都是读者,也同时是作者,这种全民参与文学的情形亘古绝无,网络文学就此脱离传统文学而存在,并且愈发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层面的重视是文学脱离本来面目的主要原因

B.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

C.网络文学的生命力不可限量

D.网络文学的娱乐化回归了文学的最基本功能

14、刚过去的8月,因多起女大学生遇害事件发生在在此期间,被称为女大学生的“8月劫”。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有:重庆邮电大学女生高俞搭错车后,车主将其杀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女生王金芳在办事途中遇害;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后惨遭虐待……进入9月,还发生了携万元现金返校的张琳琳失踪案,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已在微博确认张琳琳遭抢劫遇害。

最合适做上述文段标题的是:

A.女大学生的“8月劫”

B.女大学生遇害的案例

C.女大学生遇害事件频发

D.女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15、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害,比如美国在种的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都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转基因作物对环境有利也有弊

C.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D.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被杀死的害虫的出现

16、给这段文字加上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杨丽萍悖论”与“嬴政悖论”

B.“原生态”为何成为最热烈的文化时尚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

D.“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

17、对什么是“杨丽萍悖论”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指保护原生态文化反而造成其退化僵死,维系原生态赖以生长的自然文化空间却与现代文明产生激烈冲突的文化困局

B.必须依赖市场和商业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抢救性保护现象

C.在旅游局、文物局和环保部门之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开放的问题而进行的经久不息的争论

D.是一个由正题推演出反题的逻辑命题,也是一个各国都遇到的世界性难题,它同“赢政悖论”一样,都是困扰着我们的文化悖论

18、下列表达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原生态已经变得稀缺珍贵

B.原生态是一种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将失去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

C.“杨丽萍悖论”相似的“嬴政悖论”是造成秦帝国行政危机的直接原因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建筑浪潮,也面临着文化悖论的困扰

19、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歌舞,现已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反面样板,要想恢复其本来面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遏止旅游开发

B.“杨丽萍悖论”所折射出的问题,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不易解决的问题

C.认识到“杨丽萍悖论”,人们就可以通过种种努力解决它,就能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原生态组比赛,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原生态这个概念,这对人们致力于开发原生态歌舞资源起到“助推”的作用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生态已经变得如此稀缺珍贵,因此应加以保护而不是大力开发

B.《云南映象》若完全市场化,必将走上沦为商业艳俗文化的老路

C.一些文化形态一旦步入商业化、市场化的轨道,便不可避免地丧失了本来面目

D.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时时面对一些文化困局

附件下载
201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法干警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