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地区公务员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试题

2019-12-26 06:00:00 | 来源:网络及考生回忆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重庆二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63岁的赵家村村民老赵看着果实,满眼的喜悦。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常前胸贴后背,每天除了想吃还是想吃,饿得不行呀。”回忆起那时候的生活,打开话匣子的老赵苦笑着。

苦菜、烧圪卷、麻汤饭、酸菜,现在作为特色饭菜招待远方客人,可在老赵眼中,这些都是有时代印记的饭菜。“那时候偶尔吃个玉米窝头都幸福得不行。”老赵说。

那个年代人们主要是为吃穿发愁,孩子们盼望着正月有肉有饺子吃,条件好点的还能穿上新衣服。“记得当时村里有一家买回来猪肉,还没做熟就被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太辛酸了。”老赵感慨。

1978年,来自远方的“包产到户”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老赵看到了希望。“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劳动力的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看不见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种的是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第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就再也没有空过。”老赵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的白面,成了家常便饭。“早上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老赵回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勤劳奋斗,老赵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了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解决住的问题。在村里,盖新房的不止老赵一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农村开始兴建住所,改善居住环境。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早已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设备走进农户家中,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土地上的农民也在感受着不一样的社会气息。老赵不断从报纸书刊上获得社会变革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变着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在政府的宣传引导和自己思想转变下,他开始放弃种植小麦转而种植苹果,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种麦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好把式,种苹果能行吗?”当初许多村民劝他的声音依旧在耳旁环绕,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如今,长得郁郁葱葱的果树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你看看我这苹果,个大皮薄有甜度,看见就有胃口。”老赵笑着说。

“种苹果也是辛苦,但是钱袋子鼓起来了呀!”老赵说,现在十亩苹果每年可收入八九万元,尝到种植苹果甜头的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还添置了许多果园农业机械。他指着远处的山峁说,那边有他新建的十亩果园,等新园挂果,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即使将来老得干不动了,二十亩果园流转给他人坐收流转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站在老赵家门口,只见大门左右角两只洁白陶瓷鸽子造型栩栩如生,大门两旁枣红色瓷砖上写着“吉祥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年年好”,(横批)“家和万事兴”。走进院内,硬化过的院落再也不怕雨天泥泞不堪,水龙头一拧,白花花的自来水流个不停,干净整洁的玻璃替代了过去糊窗用的麻纸,院子一旁新建的果库也即将投入使用,整个院子散发着勃勃生机。站在村口往村里看,一排排窑洞跟城里的小区一样,整整齐齐。

“真是没想到我现在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翻着老照片的老赵感慨道,“想跟老伙伴唠几句,手机拿起来就打。想看看新鲜事,微信上多着呐。想到县里买东西,村口一天有好几辆班车。村里还建了一个图书室,摆上了科学种植养殖的有关书籍。晚上,大伙自发集合在村民广场,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这两年,大家还结成团,到北京、内蒙古转了转,可开心啦。”

“改革开放富百姓,党的政策暖人心;发展是条致富路,奔向小康永不停。”这是老赵经常念叨的一首打油诗,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群众脱贫致富的心声。

材料2

30多年前,刚结婚的王芳和丈夫蜜月旅行,从老家霍县乘坐小巴车,在土路上颠簸了3个小时才到达安平市。住了一夜后,他们第二天一早从安平市乘坐早晨6点的客车,晚上8点才到南京。

“现在,早上在家从容地吃完早饭,网上订个高铁票,网约叫车,30分钟到安平站,再乘坐高铁,1个半小时就可以赶到南京吃午饭了。”现已年近花甲的王芳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度蜜月,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王芳的感慨,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广西的张平至今保留着一封1986年的家书。那一年,他被上海市交通学校录取。张平的父亲在家书中用简单的几行字,道出了当时的“漫漫长路”:“我上月26日在南宁送你上车后,乘下午4点22分的火车到玉林下车……等待回县城的车,直到晚上8点半都没等到,后来搭一辆老乡的大货车回县里,半夜才到家。”

在张平求学期间,南宁至上海的直达特快列车每天仅有一趟,全程42个小时。“如此漫长的旅程,由于开窗透气,蒸汽机车飞扬的煤灰从开启的车窗飘入,让白衫变成黑衣。”如今,南宁与上海之间已有高铁、特快列车、快速列车开行,多个车次可供选择,最快的高铁车次全程只要12个小时。去年8月,张平从南宁出发回乡探望父亲,零距离换乘动车、班车,全程仅用3个小时。不仅是陆路交通,张平家乡人坐飞机也越来越方便了。前些年,玉林和南宁之间的航线也开通了。

王芳和张平的经历是我国交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铁路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2016年,铁路部门调整了列车运行图。新图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400多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100多对,普速列车1200多对。旅客列车比原来增加近300对,增加的部分向二、三线和中西部城市倾斜。截至2017年年底,高铁营业里程2.5万千米,占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达13.6万千米,居世界之首;民用航空机场共229个,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

让阳县自行车运动协会资深会员孙春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自行车竟然又成了人们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孙春回忆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被外界称为“自行车王国”。能有一辆“永久”或“凤凰”牌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小汽车。后来,随着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的兴起,自行车渐渐没落。近两年来,共享单车在各地兴起,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行车迎来了“新生”。与4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自行车只是人们出行方式的众多选择之一。这个看似回到原点的出行方式,背后却是交通工具插上互联网翅膀后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互联网+交通”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买列车票再也不用到车站排队,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在很多城市旅游乘坐公交,手机APP可以实时告知公交的“行踪”和路况信息;想要打车,手机上网就可以约车……多地打造“城市交通大脑”,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一直在继续,相关制度也在不断跟进。

对于每一个出行者来说,40年巨变之后,“说走就走,路不再长”,已成为现实。

附件下载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