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15:30:00 | 来源: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参考作答90分钟。满分10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材料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都想以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争取发展的主动权。也许有人觉得创新应该是科研院所、“高精尖”行业等有关部门的事。殊不知,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知足常乐”已经难以长久,“抱残守缺”更会惨遭淘汰。
就在日前,九段高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1∶4败给了机器人“阿尔法狗”。为此,有人忐忑不安:人类智慧是否真的要被机器碾压?其实,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与人类棋手的对弈,终归是人与人的对决,确切地说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某个人群研发的高科技在挑战某个人的智商。正如有评论者称,我们最该震惊的不是“阿尔法狗”的“神力”,而是其背后的研发团队、公司乃至国家的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党和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要以创新为支撑,蹚过改革“深水区”;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提速发展“中国号”。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材料2
广佛地铁连通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作为全国首条城际地铁,每天运送着数以万计的“广佛候鸟”往返其中。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广佛地铁的设备大部分出自国产。屏蔽门由东莞一家玻璃幕墙工厂制造,检票闸机源自佛山的五金器械厂,综合控制的“大脑”系统则出自广州天河软件园。
在背后主导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则是广州的一家科技企业。这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电子分销转而经营“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乘着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东风,依托持续的科研投入,掌握了智能轨道交通屏蔽门、自动检票、综合控制和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在完成科技转型的同时,该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模式”带动下游产业升级,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业务与智能安防业务上就有200多家供应商为其配套,原来传统的五金厂、玻璃厂、塑胶厂、机械厂成为高端装备、ICT增值服务提供商。仅广州地铁上该企业供应的检票闸机设备就占了“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该企业每10亿元的智能化系统产值就可带动周边传统产业产值50亿元。
材料3
2015年1—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1648.47万辆,同比增长3.89%。中国车市以“低增长”的方式缓慢前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汽车行业一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0万,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70万,累计缺口达100多万。他说:“整体而言,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而言,最大的难题则在于技术。近两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猛增至近千家,但主要扎堆中低端机器人的制造。减速器,特别是被机器人产业业内称之为机器人“御用”的RV减速器在我国起步太晚,基本空白。
RV减速器设计需专用软件,仅通过测绘无法得到精确的齿形数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加工困难。由于无法简单“山寨”,RV减速器的自主研发道路极其艰难。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申请的RV减速器专利仅26件,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且都不属于核心技术。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近年来,随着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研发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201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仍有不小的差距。据统计,美国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45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亿元),中国2014年的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投入的一半。
作为科研经费投入的当然主体,目前,我国超过7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投入强度为8.9%,而微软近14.6%;东风汽车为2.1%,而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
此外,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201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额的4.7%,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我国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很少,仅占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1.55%,远远不及美国的21.33%。
技术研发固然困难,不让他人觊觎自身成果也不容易。按照相关规定,申请专利必须公开专利说明书,而专利说明书一经公布,专利发明的思路及技术特征就公开,加之专利批准又需要长时间等待,这样一来,专利尚未得到授权保护,就可能已被侵权。而且,盗窃专利技术的速度往往要比申请专利保护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创新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窘境——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了专利,知识产权也难以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窃取专利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侵权者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明显过低。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而是想方设法地窃取他人的专利,甚至以此为“优势”对专利拥有者展开“价格战”。这不仅会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很容易将发明者及其企业置于死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对此,某CT制造企业首席执行官就曾明言,在合资期间,同一条CT生产线上,既贴牌生产“飞利浦”产品,又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模一样的质量,贴上洋标签,市场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要想攻占国外品牌据守多年的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材料4
“众创空间”是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馆等孵化器模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并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以下是有关“众创空间”的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1】
东部某市福地创业园D幢顶楼的福云咖啡馆内,清一色的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有的边喝咖啡,边在人群中观察着别人……咖啡馆经常举办沙龙,走动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一年多前,杨洋与两个小伙伴创办公司,准备开发拼车软件,租下了咖啡馆西侧角落的一张桌子。“围着这张木桌,最多只能坐6个人。我们每个月总共付给咖啡馆5000元,其中2500元是租金,2500元是消费券,还提供免费的Wi-Fi。”在这里,他们只需点上一杯咖啡,便可以坐上一天,入驻团队还可以在这里得到便捷的法务和税务咨询、工商注册以及社保对接服务。杨洋盯着走进走出的人,不断物色技术高手,很快招到了一个花名叫“蚂蚁”的海归。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为杨洋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拼车软件。不久,杨洋又在咖啡馆里找到了花名叫“蟑螂”的互联网技术高手,“蟑螂”很快搭建了后台数据运行库。上线后不久,这款拼车软件就已经拥有上万的用户。
【案例2】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举行着各种项目的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入驻的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得到工商注册、财务、法律咨询服务,更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这里常常举办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创新谷还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指导、打磨创业项目,并予以投资。
【案例3】
某医疗园背靠母公司近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实力,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实验服务和成果测试服务。该园总经理吴冬梅介绍:“医疗器械领域孵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的成果转化也需要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建设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生物医药大型综合孵化器十分必要。我们走的完全是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便于孵化平台与各创投基金的合作,能灵活选择合作方式。项目的进入和退出都遵循市场规律,使项目孵化更加精准、高效。”专业化发展也正进一步扩大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对面楼三楼和五楼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园内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经理说,他们的主营业务是B超仪器,而入驻医疗园后发现,园内聚集了很多生产B超仪器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优先和园内企业合作,既方便快捷,生产效率又得到了保证”。
【案例4】
2015年年初,某知名物业集团打造的智慧产业创新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总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前身是旧厂房。在对其周边的商业氛围、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后,该集团重新规划、升级了这一园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安防、智慧公寓、无线传输、智慧电子商务、无线支付、智慧终端、小微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加速器十大产业功能区,集智慧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综合增值服务于一体,并将引进约100家科技企事业、研发机构及金融、科技中介等专业配套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预计年产值约30亿元,比改造前增加了25亿元。同时,这一园区还将设立专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进驻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物流运输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等七大服务平台。
【案例5】
“众创空间”的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西部某市表示到2016年,各高等院校至少打造2至3家“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5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1000个。但三、四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大多处于盲目跟风的“有店无客”的尴尬境地,有人的没有项目,有项目的没有资金,有资金的没有配套服务。
2015年9月,“磁湖汇”在中部某三线城市正式开业。这一“众创空间”是由政府主导、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如何在各方面资源都匮乏的三线城市健康运营,成为摆在“磁湖汇”面前最大的问题。“磁湖汇”声称要筹集一亿资金,来打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但是面对庞大的创客群体,这一亿的资金是不是杯水车薪呢?
创客要想成功,光有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三、四线城市的导师资源,一般都是以本地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在实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业指导上与一、二线城市的导师相比难免有些差距。
材料5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48.5万件,同比增长13.6%;高校申请11.2万件,同比增长13.7%;科研机构申请3.9万件,同比增长8.3%;机关团体申请1.2万件,同比增长23.5%。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专利占比63.0%,高校专利占比26.0%,科研机构专利占比9.6%,机关团体专利占比1.4%。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仅次于企业。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以高校为例,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有转化价值“活专利”的比例仅为2.03%。
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专利数量是验收标准之一,成果转化却极少成为标准。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很多只是为了晋升或荣誉,而不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或商业应用。技术转移并非高校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另一方面,高校既缺乏技术转移专业人员,也很少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且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以技术入股为例,高校需要就评估定价问题报请教育部门审核,再由教育部门报请财政部门批准,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科技成果往往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未等程序完结,就可能已经丧失价值。
斯坦福大学教授哈伯在一次采访中谈道:“作为一个教授,我在商业上不是行家,也不会拟合同。让一个教授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将专利商业化,我需要懂专利权的律师,需要擅长商业化的行家。在美国,几乎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技术转移办公室下面还有学校或者学校联合的投资基金,负责对专利进行投资。”
材料6
2014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16528件,同比上升15.6%。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9427人,同比上升7.1%。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表示,当前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反映出保护力度还有很大不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知识产权法院陆续成立,率先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完善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法官员额制度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检察机关也设立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应的机构。2014年年底挂牌成立的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设置了知识产权检察处、行政检察处两个内设机构,依法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的相关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材料7
德国被称为“创意的国度”,在创新潜力、高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名列前茅。德国半数以上的企业都与高校开展知识与技术转让合作。2013年德国企业界共计向高校科研机构投入17亿欧元科研经费,由此成为高校第三方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为地方经济贡献了高达190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占国内产生总值7.3%。这其中由企业资助的第三方研发所做贡献超过1000亿欧元,并带动了本地就业以及周边高科技企业创业。高校所在区域失业率平均比全国其他地区低3%。
德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和知识转化是多元的。企业界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人士承担教学任务极为普遍。工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企业做毕业设计或者撰写毕业论文,在此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还与企业建立了联系,降低了就业难度。企业界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十分巨大。企业在大学设置自己发起的专业,还可以影响这些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内容。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也不断创新,例如在大学内部设立独立的、以科研课题为基础的科研单位,建立集群等。以德国的北部生命科学集群为例,该集群由汉堡和石荷州共同成立,网罗了该地区约470家医疗、生物和医药技术企业,开设了生命科学专业的5所综合性大学和3所应用科学大学,150多家医院,还有其他聚焦生命科学的科学联合会、专业科技园及孵化器等。
材料8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推动下,国家级人才工程“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稳步推进。“千人计划”面向国外,负责引进;“万人计划”面向国内,负责培养支持。2015年,有1028名海外高层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回国(来华)工作,新增“万人计划”人选354人。至此,“千人计划”已分11批引进520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全国得到“万人计划”特殊支持的人才则近1200名。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下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已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在硅谷,软件公司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有35%是华人。甚至有研究认为,仅在美国太空、军事等敏感部门工作的华人专家就有2万多人。”中国与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说。
王辉耀认为,我国当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主体基本都是政府。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大多数都进入高校和体制内科研院所,进入企业的人数不多,企业和民间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在人才引进中的参与度还很低。人才引进的手段大多是“给钱给房”的物质奖励,忽视了人文环境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需求。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各地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了争夺人才,在政策上相互博弈,导致无序竞争。引进的人才多以理工类的国际性领军型人才为目标,缺乏人文学科的人才引进。很多政府只注重引进人才,不重视留住和用好人才。
材料9
2015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三批科技镇长团报到,10名来自国内各大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齐聚南海。
“我会常住九江,挂职一年的时间不长,希望用更多时间为九江的科技发展做点事。”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A博士被任命为九江镇科技副镇长,“九江在医卫用非织造布上培育了产业优势,这个产业特色和我的专业非常契合。”
“我们科技副镇长团就像一个大家庭。较之于其他政府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新想法、新创意直接汇报,意见反馈很高效。”广东工业大学博士、挂职桂城的科技镇长团“三届元老”M说,相比较而言,在学校仅专注科研,挂职工作则更全面,要求更高。科技副镇长的工作,对南海的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科技副镇长带来一所高校”的几何级放大效应。
自2013年首批科技镇长团到任至今,第一批8名科技副镇长一年挂职期间,共接洽引进高端创新平台团队40多个,促成校企共建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工作载体近20个,带动产学研合作项目47个,拉动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第二批科技镇长团,共搭建近20个创新载体和技术平台,培训当地创新创业人才近1000人。
材料10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创新之路上,保护知识产权不但会护航、助力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此而言,万燕公司的前车之鉴,应当成为后事之师。
1993年,姜万勐出资研发支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试听产品——VCD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VCD机。同年,姜万勐和孙燕生投资成立了万燕公司,生产VCD机。然而,万燕公司并没有就此申请任何专利。该公司所所产第一批1000台VCD机许多被家电公司买去做样机。此后,VCD机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珠三角。仅仅三年之后,全国VCD机销量突破600万台,“万燕”VCD机市场份额却不足3%,在VCD机市场黯然失色。
与万燕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发明优盘的朗科公司。1999年,邓国顺和合作伙伴注册成立了如今的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率先成功的研发出了新一代移动存储器——优盘。2002年,朗科公司即创下2.5亿元的销售奇迹。与万燕公司当年面临的情况相似,此时的国内市场出现了金士顿,索尼等200余个品牌的同类产品。但与万燕公司不同的是,2002年9月,朗科公司在已提出专利申请但尚取得专利授权的情况下,就发动了针对华旗等多家公司侵犯专利权的诉讼。伴随着专利授权的批准以及华旗败诉,朗科公司迎来了与金士顿、索尼等国际巨头的合作。2006年和2008年,朗科公司再次在美国获得两项移动存储器方面的专利。2009年12月,朗科公司成功上市。
材料11
“现在很多一线工人创新积极性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动力不足。”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发动机厂维修科技术总监徐小平说,比如,职工辛辛苦苦做出了一项发明,但是获得奖励与否、奖励多少,基本上取决于单位的“自觉”。
被誉为“金牌工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总副主席许振超对此深有体会。他亲眼见到:有的企业鼓励职工以技术入股,并给予高技能人才很高的待遇;而有的企业则认为职工所做的发明创造都是本职工作,给予很少甚至不给予物质激励。
“现在都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国家也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怎么鼓励创新?要落到实实在在的报酬上来。”许振超认为,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仅有精神觉悟和兴趣爱好还不够,在激励上仅有精神奖励也不够,要从制度上让职工“有名又有利”,切实激发起职工搞发明、攻难关的积极性。
材料12
教育部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际上,不少学校此前就设置创业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或者设立“创业孵化器”。例如:暨南大学的创业学院以创业精神激发和引导未来创业行动为目标,开展创业试验教育和白手起家创业教育。该学院还自己开创了一家公司,鼓励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楷胤认为,“学校不可能解决学生创业中的所有问题,我们只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真正要发芽成长,需要社会各个环节的培育”,“我们最终的目的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希望学生能真正养成创新、创意的素养。有了这一政策,无论以后是创业,还是找工作,都能在工作当中发光发热”。
旨在激发年轻人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的,还有由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今年3月28日启动的2016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根据不同群体知识、技能等创业创新要素和特点,分设科技(海归)人员领航赛、“赢在广州”大学生启航赛、邮储银行大众创业创富赛、残疾人公益赛、创青春农村电商赛五个单项赛事,即意在“激发各类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创业项目与创投资本、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的有效对接,在广东掀起‘双创’热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上述各类活动也已经取得了营造深厚创新创业氛围的效果,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的则是如何全方位地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可以想见,当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都能拥有爱因斯坦式的“激情般的好奇”;当我们的企业家都能不只是为了财富,而能够为了“自我实现”,并致力于推动现代商业文明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当我们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能包容、追求、孕育新奇的想法,我们才能说:我们拥有了创新的时代!
请概括“资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请根据“资料4”分析说明“众创空间”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不超过300字。
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仅限“给定资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50分)
要求:
(1)对策合理,有针对性;
(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4)800~1000字。
注:试题来源于网络及考生回忆,仅供参考!
2024-12-15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3
2024-11-01
2024-10-29
2024-10-29